首页 > 汉语词典 > 土司
土司是什么意思

词条:『土司』  
拼音:tǔ sī

以上是土司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土司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土司

拼音: tǔ sī

注音: ㄊㄨˇ ㄙ

词条: 土司 

详细解释:

◎ 土司 tǔsī

(1) [toast]∶烤面包片。又称“吐司”

(2) [ruler of Yi nationality in China]∶元、明、清时期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由当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

1. 亦称“ 土官 ”。 元 、 明 、 清 时期于西北、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按等级分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武职和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文职。 明 清 两代曾在部分地区进行改土归流。解放后,土司制度已废除。《元史·仁宗纪三》:“ 云南 土官病故,子姪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明史·职官志一》:“凡土司之官九级,自从三品至从七品,皆无岁禄。”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土司之制,即 蜀 臣 诸葛亮 用 孟获 之意也;归流之制,则 鄂尔泰 、 张广泗 所秉庙算於 世宗 、 高宗 者也。”

2. 指土司官吏所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粤俗好歌》:“东西两 粤 皆尚歌,而西 粤 土司中尤盛。”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二:“三是在上述两个系统以外,和南部 思普 一带的许多少数民族,就是 明 代叫作土司的地区。”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顶部
©2009-2019 中华隆取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