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垂足坐
垂足坐是什么意思

词条:『垂足坐』  
拼音:chuí zú zuò

以上是垂足坐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垂足坐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垂足坐

 拼音:chuí zú zuò 

词条内容:垂足坐是指坐在椅子上,双脚自然下垂。垂足坐源于古代埃及、印度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唐代时才成为较正式的宴饮场合合乎礼仪的坐姿,宋代时成为人们标准的坐姿。
演变;韩熙载夜宴图卷局部
在中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就是在地上铺上筵,再在筵上垫上席,人们就跪坐在席子上;有时也可以坐在床上。这种跪坐的方式,一直延续很久,并影响广泛
在汉朝的时候,出现了独坐榻,类似于床,但仅容独坐,榻的四周增加了低矮的榻足,膝盖可以不再接触地面,榻面加上坐席或坐垫后显得更加柔软,这是坐具的一个改革。随后出现了“胡床”。胡床是东汉初年由西域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胡床由八根木棍组成,可以坐的那一面是由绳索连接。就是现在所说的“马扎
从现有资料来看,中国第一把椅子,出现在敦煌第285 窟的西魏壁画。壁画上,菩萨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垂足而坐。从那时起,现在日常的垂足坐姿产生了。
虽然从西魏开始,椅子就已经在中原出现,但它的出现不会立刻改变广大汉人跪坐的习惯。在唐朝出现了后世的“圈椅”。在有名的描绘南唐官僚的画卷《韩熙载夜宴图》中,共出现了六把不同式样的椅子,其中五张都是用来垂足高坐的,只有一张是用来跪坐的,可见一斑。
在宋代(960 年~1279 年),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跪坐的习俗,中国人完成了从“跪坐”到“垂足高坐”的起居姿势革命。
人教版课文配图争议;四年级下册《语文》:《手不释卷》插图中,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据桌读书,其坐姿是垂足坐,而且画中出现的桌子是唐代以后才有的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刘朴兵指出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多幅反映唐代以前历史故事的绘画,人物坐姿被画成了垂足坐,正确的应为跪坐。对此,人教出版社表示正在核查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顶部
©2009-2019 中华隆取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