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巴哈马
巴哈马是什么意思

词条:『巴哈马』  
拼音:bā hā mǎ

以上是巴哈马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巴哈马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巴哈马

 拼音:bā hā mǎ 

词条内容:巴哈马联邦,简称巴哈马,是位于大西洋西岸的岛国,地处美国佛罗里达州以东,古巴和加勒比海以北,巴哈马包含700座岛屿和珊瑚礁。达州东南海岸对面,古巴北侧。群岛由西北向东南延伸,长1220公里,宽96公里。由700多个岛屿及2000多个珊瑚礁组成。其中20余个岛屿有人居住。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3.5°C。
地理;气候环境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海岸对面,古巴北侧。从西北美国佛罗里达州沿海一直向东南延伸至古巴和海地的北部沿海。大部分岛屿地势低平,最高海拔也只有63米,无河流。众多岛屿中仅有29个较大的岛屿有居民。主要岛屿有大巴哈马岛、安德罗斯岛、伊柳塞拉岛和新普罗维登斯岛。群岛大部分属温和的亚热带气候,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气候,8月为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4~32℃;1、2月为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7~25℃。年平均气温23.5℃。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行政区划;主要岛屿上设地方专员。主要岛屿有:新普罗维登斯岛,大巴哈马岛,安德罗斯岛,阿巴科岛,伊柳塞拉岛。其中新普罗维登斯岛居住着全国60%以上的人口,大巴哈马岛居住着约全国16%的人口。
历史;巴哈马地理位置图
地理环境因素在巴哈马历史上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492年,当克利斯多弗•哥伦布来到巴哈马东部的圣萨尔瓦多岛,第一次登上这块新大陆。当他站在岛上,环顾岛屿四周,看到浅浅的海水拍打着海岸,于是说了一句“巴扎马”(意为浅水或海)。巴哈马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所以巴哈马群岛又被称作是“浅海里的岛屿”。
自从在距离巴哈马不远处的佛罗里达定居下来之后,人们就经常乘船度过海峡,而巴哈马群岛也由此吸引了众多探险家,移民,侵略者和商人纷至沓来。正是这些人创造了巴哈马灿烂的历史,也为巴哈马今天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公元300到400年,巴哈马群岛上生活着一支非阿拉瓦印第安人,也许是从古巴移居过去的。卢卡伊印第安人随后来到了这里。这两个部族都没有留下成文的历史,但他们留下了一些绘画、陶器工具和骨头,使我们能够窥见一斑他们的日常生活。当哥伦布到达时,岛上大约有40,000名卢卡伊人,他们被欧洲殖民者沦为奴隶,不久就全部灭亡了。 
第一批欧洲殖民地
1648年,一群与当局持不同政见的英国 清教徒(即“伊鲁瑟拉冒险家”)为寻求宗教信仰自由而来到这里。冒险家们给这座岛屿起了一个名字,岛屿却没有给他们回馈多少东西。殖民者食物匮乏,缺少稳定的供给,而且内讧不断,最终发生了分裂。他们的社区一部分在伊鲁瑟拉的总督港,一部分在传教士山洞。为了寻求和平,伊鲁瑟拉的领袖威廉•赛勒斯船长航行到美洲殖民地。他成功地从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取得了补给,然后回到冲突不断的伊鲁瑟拉岛。为了更好地防御西班牙军队的劫掠,于是在附近建立起另外一个易守难攻的殖民地,即海港殖民地。
海盗时代的巴哈马
从十七世纪末到18世纪初是海盗和私掠船的黄金时期。人们大都听说过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和黑胡子的故事,他们曾隔三差五地以巴哈马群岛为基地。巴哈马的岛屿是海盗和私掠船的理想场所。数不清的岛屿和小岛,密布着沙洲和海峡,地形十分复杂,为那些劫掠船提供了极好的藏身之所。而且,由于巴哈马群岛靠近繁忙的货运通道,这就海盗们偷窃商船提供了大量可乘之机。
美国内战及封锁政策令巴哈马大获其利
从1861年到1865年,经济繁荣与萧条交替循环的巴哈马群岛从美国内战中大获其利。英国的纺织工业对美国南部的棉花十分依赖,所以站在南部邦联一边。然而,英国的船只无法到达美国南部海港,因为美国北方政府实行了海岸封锁政策。不过,灵活狡猾的快艇可以突破封锁,满载棉花从查尔斯顿航行560英里到达拿骚。在这里,他们与英国的船只碰面,用棉花交换英国船上的货物。快艇随后突破封锁返回查尔斯顿,在那里高价出售他们的货物。美国内战结束后,巴哈马群岛的繁荣也就完结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19年。当时,美国通过第十四条宪法修正案,禁止人们饮酒,于是这些岛屿又开始了走私活动。苏格兰威士忌是从英国出口到巴哈马群岛的一项重要产品,殖民地政府因此扩建了拿骚的乔治太子港,为贩运酒类的大量船只提供泊位。然而好景不长,美国于1934年废除了禁酒令,给巴哈马带来巨额收入的行当也就陷入萧条。随着禁令的解除,以及几年之后原本繁荣的海绵捕捞行业的崩溃,巴哈马群岛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旅游业与巴哈马的独立
巴哈马的旅游业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在政府的资助下,兴建了许多酒店,并对萧条的汽船服务业提供帮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禁酒法令使许多美国人来到巴哈马畅饮,当地的旅游业再度繁荣起来。随着禁酒令的废除,巴哈马群岛出现了经济滑坡,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这里成为大西洋的一个空军和海军基地,情况才有所改善。军事基地的建设为许多人提供了工作。
1961年,古巴的豪华赌场和海滩场所对美国游客实行关闭,巴哈马群岛的好运气于是再次光临。利用他们与美国的亲密关系,巴哈马政府致力于增加每年到这些岛屿观光游客的数量。他们将拿骚港拓宽并挖深,可供六艘游船同时停泊,并在拿骚和天堂岛之间修建了桥梁。
1964年,英国授予巴哈马群岛有限自治地位。1969年,巴哈马殖民地成为英联邦的一员。1973年7月10日,巴哈马成为一个合法国家。7月10日因此也就成为巴哈马的独立日。现在,旅游业收入几乎占到巴哈马经济的一半。巴哈马群岛同英国保持着象征性的联系,它仍是英联邦的成员国。
政治;巴哈马群岛上哈勃岛的粉色沙滩
独立之后,以平德林为首的进步自由党连续执政至1992年。1992年自由民族运动上台执政,1997年蝉联。2002年5月2日,进步自由党以绝对多数赢得大选重新执政,该党领袖佩里·格拉德斯通·克里斯蒂(PerryGladstoneChristie)出任总理。长期以来,巴政局稳定,民主体制日臻成熟。本届政府注重推行宪法改革,努力增加就业机会。
宪法;现行宪法于1973年7月10日生效。宪法规定:巴哈马为主权民主国家,必须保证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任期五年。总督任命总理及反对党领袖,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内阁部长。除总理外,内阁至少应有其他八位部长,总检察长为其中之一。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任期均五年。参议院由总督任命的16名议员组成,其中9名由总理提名,4名由反对党领袖提名,另3名由总理和反对党领袖协商提出。参议院议长沙伦·威尔逊(SharonWilson)。众议院由普选产生的40名议员组成。本届议会于2002年5月2日大选后产生,进步自由党占29席,自由民族运动占7席,独立人士占4席。众议院议长奥斯瓦尔德·英格拉哈姆(OswaldIngraham),2002年5月22日当选。
政府
2002年5月2日大选后组成,成员包括:总理兼财政部长佩里·克里斯蒂(PerryChristie),副总理兼国家安全部长辛西娅·普拉特(CynthiaPratt,女),公共工程部长布拉德利·罗伯茨(BradleyRoberts),财政部国务部长詹姆斯·史密斯(JamesSmith),总检察长兼教育部长艾尔弗雷德·西尔斯(AlfredSears),住房和国家保险部长沙恩·吉普森(ShaneGibson),卫生和环境服务部长马库斯·贝瑟尔(MarcusBethel),社会服务和社区发展部长梅拉尼·格里芬(MelanieGriffin,女),旅游部长奥比·威奇康贝(ObieWilchcombe),金融服务和投资部长阿利森·梅纳德·吉普森(AllysonMaynardGibson,女),劳工和移民部长文森特·皮特(VincentPeet),贸易和工业部长莱斯利·米勒(LeslieMiller),青年、体育和文化部长内维尔·威兹德姆(NevilleWisdom),交通和航空部长格莱尼斯·汉纳·马丁(GlennysHannaMartin,女),农业、渔业和地方政府部长艾尔弗雷德·格雷(AlfredGray),外交和公共服务部长弗雷德·米切尔(FredMitchell)。
司法机构;设有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和地方法院。均受理刑事和民事案件。英国枢密院为终审裁决机关。最高法院院长伯顿·霍尔(BurtonHall),上诉法院院长琼·索耶(JoanSawyer)。
政党;进步自由党(ProgressiveLiberalParty):执政党。成立于1953年10月。1973年7月领导巴哈马独立。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党员多为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该党在1967年首次大选中获胜,连续执政至1992年。2002年5月22日大选获胜,再次执政。现领导人佩里·格拉德斯通·克里斯蒂。
自由民族运动(FreeNationalMovement):反对党。1972年成立。1992年首次执政,1997年3月大选获胜蝉联执政。由从进步自由党分裂出来的议员和巴哈马联合党组成。领导层多为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领导人汤米·腾奎斯特(TommyTurnquest)。另有小党民主改革联盟(CoalitionforDemocraticReform)和巴哈马民主运动(BahamasDemocraticMovement)。
重要人物;艾维·杜蒙:总督。1930年10月2日出生于巴哈马长岛。曾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就读并获公共管理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巴教师工会领导职务。曾任自由民族运动党秘书长。1992年起任参议员。1992-1994年任巴卫生和环境部长,1994-2001年任教育、青年和体育部长。2001年初任副总督,同年11月任代总督,2002年1月1日正式任巴独立后第6任总督,系巴历史上首任女总督。已婚,有两个子女。信奉新教兄弟会。
佩里·格拉德斯通·克里斯蒂:总理。1943年8月21日生于拿骚。早年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后成为职业律师。1974年至77年任参议员。1977至82年任卫生和国民保险部长,1982至84年任旅游部长,1990至92年任农业、贸易和工业部长。1992至97年4月任进步自由党副领袖。1997年4月平德林辞职后,当选为该党领袖。2002年5月2日克领导进步自由党赢得大选,成为巴独立后第三位总理。圣公教教徒。已婚,有3个子女。
对外关系
巴哈马;奉行和平合作、尊重各国主权的外交政策。在同英、美保持传统的密切关系的同时,发展同其他英联邦国家和加勒比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倡导民族自决、独立自主、领土完整和互不干涉原则,主张国际合作及和平解决争端。谴责类似“9.11”事件的恐怖主义行径,支持国际反恐斗争。对外关系中侧重经济因素。巴为联合国、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国家联盟、美洲国家组织、英联邦以及不结盟运动等成员国。截至2004年与58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1997年5月23日,中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2004年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部副主任王宏强相继访巴。巴公共工程部长罗伯茨、总理克里斯蒂、旅游部长威奇康贝等访华。此外,中国扬州木偶团访巴演出并参加巴庆祝黑奴解放170周年活动,巴舞蹈团访华参加“相约北京-2004”大型联欢活动,巴国家青年合唱团来华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年中巴贸易总额为9938万美元,其中我方出口9869万美元,进口70万美元。
同美国的关系:同美国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关系。美在巴设有大西洋海底试验和观测中心。美为巴游客及消费品的主要来源地,巴为进入美的毒品及非法移民的重要中转地之一。巴与美在金融、反毒、反恐等方面合作密切。1987年双方签订了司法互助条约;2002年签订税收情报交换协议;2002年3月14日,美国政府向巴赠送第二艘用于打击毒品走私的海上拦截船,该船价值407005美元。2004年签订全面海事协定。但近年来,巴对美离心倾向有所发展。
同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关系:与英国及英联邦国家保持密切的传统关系,英每年给巴一定的经济援助。2002年11月7日,英国政府向巴卫生部及环境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供4.5万美元资助,用于对稀有动植物等的生态资源保护。
加勒比国家的关系:与加勒比邻国关系密切。由于巴经济较该地区其他国家发达,巴对地区经济一体化持观望态度,担心拟议中的地区人员与资本的自由流动会导致邻国人员的涌入,冲击巴经济。巴于1983年7月加入了加勒比共同体,但至今未加入共同市场。在1997年举行的加共体首脑会议上,巴未在允许资本和人员在本地区自由流动的《第二议定书》上签字。但在地区对外磋商中,能与该地区保持一致立场。
双边关系
巴哈马沙滩
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1997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巴哈马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7月19日,中国在巴设使馆。2006年1月20日,巴在华设使馆。
建交以来,中巴关系发展顺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
1997年9月25~31日,巴哈马总理休伯特·英格拉哈姆正式访华,这是两国建交后巴总理首次访华。访华期间,李鹏总理同英格拉哈姆进行了会谈,江泽民主席和乔石委员长分别予以会见。
1998年6月3~8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率团访问巴哈马。巴总督、代外长等予以会见。
1999年4月5~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建徽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巴哈马。访巴期间,曾与巴参议院议长博斯特威克、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女士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并拜会了巴总督腾奎斯特、代总理沃森、外长博斯特威克女士及反对党领袖克里斯蒂。
2000年12月19~21日,应巴哈马外交部的邀请,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访巴。巴总督腾奎斯特、总理英格拉哈姆、副总理沃森、外交部常秘彼得分别会见,巴总检察长兼外长博斯特威克与杨副外长进行了会谈。
2002年6月20~22日,中国政府特使、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访问巴哈马。巴外长米切尔、金融服务和投资部长吉普森、外交部常秘彼得以及旅游部常秘罗杰斯分别会见。
2002年10月27~29日,中联部副部长蔡武访问巴哈马。巴总理克里斯蒂、副总理普拉特、外长米切尔分别会见。
2003年1月17~20日,国务委员吴仪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巴哈马。期间,吴仪国务委员会见了巴总督杜蒙、总理克里斯蒂,与副总理普拉特举行了会谈。
2003年8月27~30日,巴哈马外交和公共服务部长弗雷德里克·米切尔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国务委员唐家璇、外交部长李肇星分别会见或会谈。米一行还赴天津新港参加巴购中国轮船下水仪式。
2004年8月15~21日,应温家宝总理邀请,巴总理兼财政部长佩里·克里斯蒂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分别会见,温家宝总理与克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帮助巴哈马国政府建设巴哈马体育场项目的换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哈马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哈马国政府文化协定》。克一行还访问了福州和上海。
2005年7月28~30日,中联部副部长马文普访问巴哈马。访巴期间,巴代总理、执政党进步自由党副领袖普拉特会见。
2005年8月22~29日,应全国人大外委会邀请,巴哈马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肯雅塔·吉普森率巴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代表团访华。这是巴议会代表团首次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会见,全国人大外委会副主任吕聪敏主持会谈。
2005年8月29日至9月1日,巴社会服务和社区发展部长格里芬夫人来华参加“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
2005年9月4~10日,应最高人民法院邀请,巴哈马上诉法院院长琼·索耶来华参加由中国与世界法学家协会在北京、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
2005年10月11~13日,应巴中友协邀请,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汤炳权率团访巴。
2005年12月3~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访巴。巴代总督阿德利会见。
2006年1月19~22日,巴哈马外交和公共服务部长弗雷德里克·米切尔正式访华。曾庆红副主席会见,李肇星外长与米举行会谈。20日,米主持巴哈马驻华使馆开馆仪式,李金章副外长出席。
2006年2月19~21日,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率领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访问巴哈马,分别拜会了巴总理克里斯蒂、贸工部长米勒及青年、体育和文化部长威兹德姆
2006年5月19~20日,外交部长李肇星率团访问巴哈马,这是两国建交后中国外长首次访巴。李外长分别拜会了巴总督阿瑟、总理克里斯蒂,与外长米切尔进行了会谈。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为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两国政府经贸部门领导多次互访,中国外经贸部部长助理杨文生(1998年)、副部长刘山在(1999年)、马秀红(2002年)、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2003年)、黑龙江省副省长王振川(2000年)、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2004年)、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2006年)分别率团访问巴哈马。巴哈马贸工部长莱斯利·米勒于2003年10月率团访华。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国政府向巴哈马政府提供无偿援助的换文、中巴海运协定等。
据统计,2005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1.5564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5545亿美元,进口18.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6.6%、57.5%、下降72.9%。2006年1至6月份中巴双边贸易额为5094万美元,其中中方出口5093万美元,进口1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6.3%、56.3%、90%。中国向巴出口的商品主要为船舶、服装、鞋帽、药品、成品油、玩具、轻工业品等;中国主要从巴进口贱金属及其制品、革等。
文化、新闻、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一)文化领域
1998年6月,应文化部邀请,巴文化、青年、体育国务部长莱恩率巴政府文化代表团访华。
1998年7月,应巴哈马政府邀请,中国杂技团赴巴访问演出并出席巴25周年独立庆典。
2001年4月~5月,巴哈马国家青年合唱团来京参加“相约北京-2001”联欢活动。
2003年10月,中国河北省杂技团赴巴访问演出。11月,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访问巴哈马。
2004年4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访巴,这是中国友协首次访巴。5月,巴舞蹈团应邀访华参加“相约北京-2004”大型联欢活动。7月~8月,巴国家青年合唱团访华参加第7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中国扬州木偶团访巴演出并参加巴庆祝黑奴解放170周年庆祝活动。
2005年4月,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巴哈马中国友好协会主席约瑟夫·卡里率代表团访华。7月,巴舞蹈团应邀访华参加北京青年节活动。11月,应中国全国青年联合会邀请,4位巴哈马青年代表来华参加“中拉青年节”活动。
(二)新闻领域
2001年4月,巴哈马新闻俱乐部主席贝瑟尔率新闻团访华。这是巴新闻界首次组团访华。
2002年11月,巴哈马广播公司总经理莱特伯恩和巴最大报纸《论坛报》执行编辑马奎斯率巴新闻代表团访华。
2003年9月,巴哈马日报社总裁温德尔·琼斯参加首届加勒比国家联合新闻团访华。
2005年9月,应中国外交部新闻司邀请,巴《拿骚卫报》高级记者明德尔·斯莫尔和岛屿广播电台新闻主管杰罗姆·索耶参加第二届加勒比国家联合新闻团访华
(三)教育领域
1999年以来,中国教育部每年向巴哈马提供2个奖学金名额。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向巴哈马政府提供一批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教学设备和家具。2001年6月,中国政府向巴哈马政府提供第二批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教学物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政府共向巴提供了14个政府奖学金名额,目前在华的巴留学生共7人。
(四)旅游领域
2005年2月,中巴签署将巴列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的谅解备忘录。
重要双边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哈马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97年5月2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理代表王学贤大使与巴哈马常驻联合国代表特恩科斯特代表各自政府在纽约签署两国建交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哈马国政府关于巴哈马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保留名誉领事馆的协定》:1997年6月2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和巴哈马常驻联合国代表穆尔代表各自政府在纽约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哈马国政府关于中国政府向巴哈马国政府提供无偿援助的协定》:1997年9月,外经贸部副部长石广生和巴外长博斯特威克代表各自政府在京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哈马国政府关于巴哈巴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总领事馆的换文》:1999年1月15日,中国驻巴哈马大使马书学和巴外长博斯特威克代表各自政府在拿骚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哈马国政府海运协定》:2003年4月10日,中国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与巴交通、航空部长格莱丝·汉纳—马丁夫人代表各自政府在拿骚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哈马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2004年8月巴总理克里斯蒂访华期间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哈马国政府文化协定》:2004年8月巴总理克里斯蒂访华期间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哈马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2006年2月,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访巴期间签署。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顶部
©2009-2019 中华隆取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