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是什么意思

词条:『普氏野马』  
拼音:pǔ shì yě mǎ

以上是普氏野马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普氏野马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普氏野马

 拼音:pǔ shì yě mǎ 

词条内容:普氏野马,全称为普尔热瓦尔斯基氏野马(学名:Equus ferus przewalskii)属于马科,原产于蒙古国西部科布多盆地和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一带,因此也被称作蒙古野马或准噶尔野马,是世界上仅存的野马,具有6000万年的进化史,被世人誉为“活化石”,是研究家马起源和品系人工选育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保存马类动物遗传多样性及用于家马性状改良和育种的珍贵物种。
发展历史;岩壁上的野马画像
野外记载;中国对野马的记载始见于《穆天子传》,周穆王西游东归时,西王母送周穆王“野马野牛四十,守犬七十,乃献食马”。《本草纲目》则有“野马似家马而小,出塞外,取其皮可裘,食其肉云如家马肉”。据记载,西周时人们已开始捕杀野马,充当食物和礼物。到元代成吉思汗率兵西征经准噶尔盆地,杀害野马已视为衡量是否是壮士的重要的标准。契丹族诗人耶律楚材“千群野马杂山羊,壮士弯弓损奇兽”的诗文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1879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上校在蒙古西部科布多郡首次发现了这种野马,1881年,这种野马也以这位探险家的名字正式命名,由于此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再没有野马存在,此发现曾轰动一时,但大规模的捕猎也紧随而来。
普氏野马被发现后不久,一些俄、法、英等国的研究机构和博物馆就对蒙古野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起初,因普氏野马难以捕获,仅是一些头骨和皮张被陆续运回欧洲加以研究和保存,经过几度尝试,发现成年野马几乎无法捕获(它们十分机警,逃跑也特别快),于是人们选择捕捉刚刚出生的小马。
进入20世纪,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战争的破坏,牧场的扩大以及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普氏野马分布区急剧缩小。1967年人们最后一次看到野生种群,1969年最后一次看到野生个体。20世纪60年代末,蒙古国首先宣布野生野马灭绝。20世纪70年代,新疆普氏野马也基本宣布消失。到1985年,分布于美、英、荷兰等1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存活野马仅有700多匹,而且是圈养和栏养的。这个物种的保护状态由“濒危”变为“野外灭绝”。 
此后,世界各国加强了对该野马的保护措施,对部分人工饲养保留下来的马匹加以重点保护,使该物种得以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一些针对该物种野外放养计划正式启动,并很快成功实现了野外繁殖。 2005年,普氏野马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状态已经正式被提议为由野外灭绝更改回为濒危。
人工养殖
普氏野马;1899年至1903年,共有50匹左右野马被相继运抵欧洲,成为了第一批由人工饲养的蒙古野马。
由于20世纪初期战争的影响,人工饲养的普氏野马数量并未扩大,甚至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些普氏野马仅在捷克布拉格和联邦德国慕尼黑二园还剩下不到20匹的数量,而这其中又仅有一半有繁殖能力,21世纪初全世界饲养的野马,几乎全是这10匹3公7母的后代。唯一的例外就是乌克兰阿斯卡尼亚•诺瓦野生动物园为了重建野马群,除了从慕尼黑和布拉格买回几匹外,还在1957年从蒙古的国家种马场买来一匹真正野生的野马(1947年捕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人工饲养的普氏野马的数量持续增加,但由于整个圈养族群,追溯起源仅来自10余匹野马,故近亲交配所引起的衰退现象十分严重。至20世纪末,普氏野马在全世界的圈养数量已达1500匹,但此问题依然存在。
形体特征;外形普氏野马体长220-280厘米,肩高120厘米以上,体重200多千克。从比例上来说,头部较大而短钝,脖颈短粗,尾巴粗长几乎垂至地面,尾形呈束状,不似家马自始至终都是长毛。 
体毛;为棕黄色,向腹部渐渐变为黄白色,腰背中央有一条黑褐色的脊中线。无额鬃,颈鬃短而直立,鬃毛黑棕色;逆生直立,不似家马垂于颈部的两侧。夏毛浅棕色,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颊有赤褐色长毛。
整体;普氏野马头短粗,嘴钝,耳短而尖,口鼻有斑点。背部平坦,有明显深色背线,顺脊柱由肩部向后延伸至尾部;尾巴自尾基部开始长毛,上半部毛短,下半部毛长;四肢短粗,常有2-5条明显黑色横纹,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称“踏青”腿。
生理结构;普氏野马食草后,能够把叶绿素从叶绿体中提取出来,形成厚厚的胶体储存在他们喉咙的后部,据称这种胶体能够抑制病毒的传播。
普氏野马有66个染色体,而家有64个染色体。若二者杂交则产生有65个染色体的后代。
生活习性;栖息环境普氏野马在野生状态下普氏野马通常栖息于海拔700米至1800米的山地草原、荒漠及水草条件略好的沙漠、戈壁。
普氏野马性机警,善奔驰;一般由强壮的雄马为首领结马群,营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线到泉、溪边饮水。
食性;食物主要为禾木科、豆科、菊科、莎草科植物的茎叶,如芦苇、芨芨、蒿子、梭梭等,冬天能刨开积雪觅食枯草。普氏野马的耐渴能力很强,可以忍受3-4天不喝水。
普氏野马群居性
野马喜群居,一般一个种群数量为6-15只,由一匹公马,几匹母马和他们的后代组成。每个种群都有明确的活动范围,并以每天3-6英里的速度在草原上迁移,夜间聚集在一起,每晚睡4个小时。
幼马在成熟后,会被公马赶出原来的种群,雌马一般会寻找一个新的种群加入,并继续繁衍后代,而公马则会在另一个公马种群中继续生活1-2年,在5岁左右时,离开种群,或者击败一个种群的公马,占据它整个的种群,或者从一个种群中偷取一只或多只母马重新建立种群,或者与还未找到种群的小母马建立新的种群。
攻击性;为了争夺领群的地位,雄马之间则昂首静立,两眼凝视,耳朵朝向前方,而后嘶叫、前蹄刨地、打响鼻、低头小跑,鼻孔喷出粗气,接近以后就互嗅抿耳,怒目而视,举弹前蹄,发出尖锐而短促的吼叫,继而竖起前身扭打在一起,其争斗的残酷性和凶悍程度比家马要强烈得多。
雌马之间也有一定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地位较高的经常表现出护食和阻止其他雌马与雄马交配。
繁殖;普氏野马成年母马若未怀孕,一年可发情数次,但以春夏季为主。发情周期为28-22天,每次持续2-9天。发情时表现为精神兴奋,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起卧不定,互相嗅闻等。
怀孕期11-12个月,一次一胎(若两胎,常流产)。幼马一般在4、5月间诞生,出生时约重45公斤,浅土黄色,数小时内即可站立,2-3天后即可随母亲行走。2-3岁时性成熟,寿命约25-35岁
交配前,雄马和雌马会互相嗅闻阴部和外生殖器,然后雌马将臀部朝向雄马,雄马则轻咬雌马的颈部或膝部,促使雌马前进,然后进行爬跨,经过3-7次骨盆冲动完成射精。健壮的雄马可以在30分钟之内与2匹雌兽连续交配8次之多。
保护状况;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
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保护状况
普氏野马;1977年,三位荷兰鹿特丹人创立了普氏野马保护基金会,该基金会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将造前的普氏野马血统记录数据经电脑处理,建立起蒙古野马血统记录数据库;二是首倡将普氏野马放回归大自然。
1981年,普氏野马保护基金会开始购买普氏野马,而且尽量挑选血缘较远的野马进行繁殖。1986年,该基金会开始和苏联科学院动物进化形态学和生态学研究所合作,在蒙古境内建立了一个面积达24000英亩的胡斯坦奴鲁草原保护区(1998年正式建立),并在1992年将第一批16匹蒙古野马运往该保护区进行野外放养。
由于进展顺利,该基金会又在1994年、1996年分两批各16匹蒙古野马送往保护区,截至1998年1月1日,胡斯坦奴鲁草原共有约60匹普氏野马。在此基础上,2005年伦敦动物学会正式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申请,将蒙古野马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状态由原来的野外灭绝更改为濒危。
中国保护状况;中国于1957年曾在甘肃肃北县的野马泉和明水之间捕到过1只,1969年在新疆尚有人在准噶尔盆地看到过有8匹野马组成的小群。1971年,当地的猎人看到过单匹的野马。20世纪80年代初,还有人在东准噶尔盆地乌伦古河和克拉美山之间的地域发现了野马的踪迹,但没有确凿的证据。 
从1985年起,中国先后从英国、德国、美国引进24匹普氏野马,并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建立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精心繁育及扩群,中心现有普氏野马267匹,平均繁殖成活率达85.61%。年均增长率21.12%,均居世界领先水平。2012年5月21日,4匹普氏野马种源马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正式装箱,启程运往蒙古国。这是中国自1985年从英国、美国、德国引进普氏野马种源马进行圈养繁殖后第一次向外国输出种源。
野外放归;2010年9月甘肃首次试验性放归7匹普氏野马。
2012年9月6日,21匹普氏野马在甘肃省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
2012年11月15日,据甘肃省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监测,放归的濒危动物普氏野马逐渐适应了“新家”生活。但有一匹普氏野马在争夺“配偶”时,发生马群争斗死亡。[4]
2013年7月,在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的普氏野马,一匹接一匹地降生小野马,种群数量由27匹增至30匹。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顶部
©2009-2019 中华隆取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