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什么意思

词条:『全球变暖』  
拼音:quán qiú biàn nuǎn

以上是全球变暖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全球变暖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全球变暖

 拼音:quán qiú biàn nuǎn 

词条内容:全球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陆地,海洋和大气因温室效应而造成的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现象。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冻土消融和海平面上升,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简介;全球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和森林火灾等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太阳辐射具有高透过性,而对地球放射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命名;全球变暖一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华莱士·布勒克教授首先使用的。1975年8月8日,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气候变化:我们是否正处在全球变暖的紧要关头?》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布勒克教授预测当时所认为的全球变冷趋势将在10年左右的时间结束,并转入由二氧化碳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期。从那以来,全球变暖成为越来越多科学家和大众关心的科学问题。
变暖记录;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数据显示,自1978年11月以来,北极圈气候变暖的速度比地球南部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变暖速度整整快了7倍。自有可靠数据以来,全球自19世纪90年代至今最暖的5年依次为:1998年、2005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
高温纪录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
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41.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25.5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
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53年来的记录。
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
2006年8月16日,中国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
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11月最热的一天,最高气温高达29.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度还要高。
2007年8月16日,日本埼玉县熊谷市温度高达40.9度,破了1933年日本山形市的记录。
原因;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由于气候温暖莫斯科暖冬 棕熊受害不能冬眠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20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21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5、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影响;受全球变暖影响,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阿莱奇冰川正在不断后退
1、由于海洋温度升高, 南极和格陵兰的大陆冰川会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海拔地区,例如大洋洲岛国图瓦鲁已被水淹没。全世界有3/4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不足500千米的地方,陆地面积缩小会极大地影响人类居住环境,甚至可能导致战争。
2、由于海洋温度升高,水蒸发加快,大量水气被输送进入大气,会导致局部地区短时间内降雨量突然升高,这样暴雨天气就会导致水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更加频繁发生,位于河流沿岸的城市和位于河流下游的广大地区因此受到洪水的威胁,水灾面积因为短时的强降水而迅速扩大,水土流失问题也比过去更加严峻。 
3、由于大气温度升高,导致热带传染病向高纬扩散,目前已有热带传染病扩散的迹象。而过去在低温下难以存活的病毒随着冬季温度上升,有全年活动的可能,监控发现,过去已经得到控制的疾病如结核病等有再度爆发的可能。 
4、由于大气温度升高,蒸发量上升,在以往干旱少雨的地区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而不正确的耕作方法很有可能让以前植被覆盖就不好的半干旱地区失去保护成为半沙化地区,从而导致内陆地区沙漠化加速,沙漠有扩大的危险(实际上沙漠化问题已经困扰着东亚和中亚国家,在撒哈拉边界地区更是情况堪忧)。 
5、由于温度升高,如果食物链中的上层和顶层生物如果不作出相应变动就会严重危机到种群的繁殖和发展,整个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威胁,许多物种会加速灭绝的步伐。 
6、由于两极冰山崩塌,北欧、南美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因冰溶化有溶化比潜热,大量冰同时溶化会吸取大量能量以作溶化之用,所以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会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变化。 
7、澳洲流行病学家安东尼奥·麦克迈克尔于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会议上提出警告,表示全球变暖使得多种流行病的流行模式发生改变增加爆发机会。 
8、研究发现全球气温转暖可影响动物体型,甚至使人类变矮。
9、2012年4月,一项新发布的研究表明,如果地球变得越来越温暖,人类罹患呼吸系统等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会加大。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胸腔学会学报》上
10、2012年6月,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格陵兰岛等群岛之间的墨西哥湾流水问已经上升,导致北极熊赖以生存的冰面溶解,为寻找新的栖息地和食物它们不得不迁徙数十英里;科学家对此表示担心,他们认为几年后北极圈将不再有冰原,这对北极熊来说将是致命威胁。
对策;大气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北部,尽管距离赤道不远,但山顶仍终年积有冰雪。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乞力马扎罗山顶冰雪融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环境专家指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乞力马扎罗山顶的冰雪将在2015年左右完全融化。
第一方面是减少目前大气中的CO2。目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太阳光的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CO2。  
第二方面是适应。这是无论如何必须考虑的问题。例如,除了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工程技术措施防止海水入侵外,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逐步变化的气候。日本北部因为夏季过凉,过去并不种植水稻,或者产量很低。但是由于培育出了抗寒抗逆品种,现在连最北的北海道不仅也能长水稻,而且产量还很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只要能及早预测出气候变化趋势,适应对策是能够找到并顺利实施的。  
第三方面是削减CO2的排放量。国际上通过签订一些公约来自我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如《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议定书》。
负面作为
“低碳”和“防止全球变暖”等口号实际上成了政治作秀,签订了《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并不积极减排,甚至还有所增加。令人们怀疑这是政客们为了骗取选票的手段。
一些国家以“防止全球变暖”为名义,开征各种税收,加重国民负担,使原本处于贫困线上的人口更加贫困。
商业利益:许多商家把“低碳”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低碳产品往往比其他产品更贵,如果强制放弃普通产品而改用低碳产品会加重贫困人口的生活负担,是很不道德的。
不同观点;2012年2月,有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年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今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这些专家的预测是根据他们对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温度的自然周期分析而来,推翻了一些已广为接受的气候变暖理论(这些理论宣称,到了2013年夏天,北极圈将完全无冰)。《每日邮报》说,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未反驳这一点。
他们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气候变暖是因为过去海洋周期处于“温暖期”,而目前正处于“寒冷期”。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顶部
©2009-2019 中华隆取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