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奖是什么意思
词条:『友谊奖』 |
以上是友谊奖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友谊奖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友谊奖
友谊奖
拼音:yǒu yì jiǎng
词条内容:友谊奖,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由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于1991年正式设立。2014年国庆65周年,共有来自25个国家的100位专家荣获“友谊奖”。
奖项介绍;友谊奖友谊奖图册
中国“友谊奖”是中国政府授予来华工作外国专家的国家级最高奖项。每年一度,由国家外国专家局负责组织在国庆节前夕评选。用以感谢和表彰外国专家在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技术、教育、文化等建设事业以及人才培养中所作出的突出成绩和奉献精神。
每年的“十一”,该年度的获奖者将应邀来到北京,出席“友谊奖”的颁奖仪式,受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并参加在京举行的国庆活动。这是中国政府对贡献突出的外国专家给予的最崇高荣誉。
友谊奖 - 颁奖历史
10位外国专家获2012年度重庆友谊奖
10位外国专家获2012年度重庆友谊奖图册
该奖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为鼓励来华工作的前苏联和东欧等国的专家而设立的奖项,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曾在国庆前夕向有特殊贡献的外国专家颁发感谢状。
1991年国家外国专家局恢复设立中国“友谊奖”每年约评选产生50名获奖者,国庆逢五逢十则将评选约百名。从1991年至2004年共有来自全世界55个国家共800名专家获此殊荣。已有30多个省区市级外国专家奖项设立。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专家原正市带着他的旱育稀植水稻技术先后63次来华传授,使之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比常规方法平均每亩增产10%。
获奖人物介绍;原正市199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199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原正市图册
原正市,日本水稻专家,199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国农业奖章、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得者,黑龙江省荣誉公民。
原正市1938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是日本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创始人之一。他退休后加入日本北海道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交流协会,义务到中国试验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自1982年至2002年的20年间,他应邀63次来华传授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足迹跨经30个省自治区市,累计在华工作1800多天,为提高中国水稻产量作出了杰出贡献。
1982年,原正市第一次赴黑龙江海伦市传授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他在扎音河乡东太村的生产大队与农民同食同宿,每周工作6天。面对当地各种艰苦条件,原正市顽强坚持了6个月,直到亲眼看到当年水稻丰收。这是旱育稀植技术在中国首次获得成功。
1989年11月,原正市来到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他下到地里,手把手地教农民整治苗床,讲解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此后,他多次到现场示范讲解技术细节,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老原”。他充满感情地说,每次看到中国农民使用旱育稀植技术获得丰收,露出笑脸,就是他最大的安慰和满足。
原正市推广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省种、省肥、省水、省工、增产的栽培技术,比常规种植平均每亩增产10%以上,被农业专家誉为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到上世纪末,中国的水稻旱育稀植面积达到了2亿亩,在包括甘肃等西北省份、湖南等南方省份的20多个省份获得广泛成功。仅上世纪90年代,该项技术就为中国累计创造了2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原正市曾说:“生老病死,不可抗拒。人死了,就像一股烟,随风飘散了。如果大家吸收了我的技术,技术仍能发挥作用,那就像我仍然有用一样,我将不胜荣幸和欣慰。”
因为对中国农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国政府为他塑造了两尊铜像,安置于北海道他的故乡与长沙市中日友好公园,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他。
远山正瑛
远山正瑛
远山正瑛图册
远山正瑛,日本农学家,1998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联合国“人类贡献奖”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荣誉公民。
1935年到1937年,留学中国的远山正瑛沿黄河考察,面对茫茫沙海,生出了“治理沙漠”的宏愿。回国后,他始终致力于沙漠治理事业。经他多年努力,日本版图上的24万公顷沙丘地全部变成了良田,他也因此被誉为大和民族的一代“沙漠之父”。退休之后,他依旧无法忘怀年轻时在中国的梦想。
1972年,远山正瑛创建了沙漠开发研究所,正式投身中国沙漠研究工作。1980年他开始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并访问中国。5年后,78岁的远山在日本组织了“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并自任队长,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协助治理沙漠的漫长历程。
年近耄耋的远山,每年有近9个月在内蒙古恩格贝工作,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被称为来自日本的“治沙愚公”。远山不仅要面对戈壁荒野、酷暑严寒,还要回国进行巡回演讲,号召日本民众“每人每周省下一顿饭”,支援中国的恩格贝。他讲到激动处,常振臂高呼:“请相信恩格贝一定会变成绿洲,不然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
为争取更多人的支持,远山还在东京等地举办研讨会,以图片、图书及录像等形式,向日本公众作宣传。老人的义举,得到了日本社会的广泛响应。到2008年,已经有1万多名志愿者先后来到恩格贝,和中国的志愿者一起,种下了320万棵树,绿化了10万亩土地,树木的成活率达到60%到70%。如今,夏季的恩格贝绿树成荫,白杨树呵护的农田瓜菜飘香,已有300多人在这里定居。
1998年11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日本北海道会见了原正市、远山正瑛等8位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日本农业专家。当时年过90岁的远山说:“我要为中国治沙竭尽全力,直至最后倒在中国的沙漠上,化作泥土。”
2004年3月5日,远山正瑛逝世1周后,他的骨灰不远万里被带到中国,埋在了这片他用生命泉水浇灌出的绿洲——恩格贝。
沃恩·道格拉斯·布罗斯
沃恩·道格拉斯·布罗斯,加拿大燕麦育种和栽培专家,200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吉林省白城市荣誉市民。
在加拿大,布罗斯被称为“燕麦博士”和“燕麦之父”,从事燕麦育种业已有40多年。他用毕生心血培育出来的40多个燕麦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寒、耐干旱等特征,是“粮、经、饲”三用作物。加拿大政府为表彰他在农业领域的卓越贡献,在他退休之年向他颁发了加拿大平民最高荣誉奖“加拿大勋章”,并特别授予他“终身教授”称号。
退休后的布罗斯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把这些燕麦品种送到气候条件与加拿大相似的中国西北部不发达地区。
从1998年起,布罗斯不断来华进行指导,足迹遍布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省区市。他带着自己的燕麦新品种,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耐心地向农民传授栽培技术;并多次在实验室为科研人员讲解燕麦种子知识;他不收取任何报酬,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当地土壤荒漠化、发展生态农牧业。偕同来华的布罗斯夫人贝蒂也义务为当地学校教授英语,两人忘我的工作精神与感人的帮扶事迹,在中国边远地区的农牧民中广为传诵。
在来华指导期间,布罗斯共无偿援助中国皮燕麦、祼燕麦、休眠燕麦、黑燕麦等种质资源260多份,共100多公斤;含有中加燕麦优良基因的组合材料162个。在布罗斯的指导下,吉林省白城市农科院自1999年起开始引种加拿大燕麦,近年来大面积试种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吉林省已将燕麦列为重点支持项目,把燕麦作为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省建设以及“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的主推品种之一。布罗斯为中国的荒漠化、中低产田等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土地推广燕麦种植,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作出了杰出贡献。
苏珊·萨布莉亚·坦芭肯
苏珊·萨布莉亚·坦芭肯
苏珊·萨布莉亚·坦芭肯图册
苏珊·萨布莉亚·坦芭肯,德国盲人专家,2006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还获得德国“金鹿奖”、“总统勋章”。
坦芭肯幼年被诊断为色素性视网膜病变,12岁时完全失去了视力。坚强的她在盲人学校度过童年,并于高中毕业后顺利考上大学,主修中亚语。
1997年,坦芭肯来到西藏,她发现这里的盲童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甚至受到社会的歧视,便萌生了留在西藏为盲童创造受教育机会的想法。2000年她与西藏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开始运作。该中心相继开设了一所盲童预备培训中心、一家盲文书籍印刷厂、一个盲人自我综合中心和一座职业培训农场等。坦芭肯自己动手设计藏语盲文,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
2009年,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先后接纳了96名盲童。孩子们生活阳光,学习主动,先后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一些盲童后来转入常规学校后,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从中心毕业的盲童有的已经开办了自己的按摩诊所和茶馆,甚至有的孩子成为了英语导游。
“我之所以为西藏的盲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因为我自己也是盲人。我了解失明并非不可逾越的缺陷,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盲人找回自信,找回自己人生的价值。”几年来,坦芭肯为实施各项盲人康复领域的工作,总共投入资金达731万多元人民币,其中绝大多数为自筹款项。坦芭肯的做法也得到了家乡德国的认可与支持,许多欧洲的盲人培训中心也开始借鉴她在西藏盲人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2006年会见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来到坦芭肯的身边问候。坦芭肯幸福地说:“虽然我眼睛看不到总理,但是我在心里看到了。”她用爱心和行动搭建起了西藏盲童通往光明生活的桥梁,这份沉甸甸的“友谊奖”奖章,坦芭肯受之无愧。
艾德文·马厄
艾德文·马厄,新西兰专家,澳大利亚资深播音员,200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艾德文·马厄
艾德文·马厄图册
2003年,马厄偶然听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一则招聘广告,立即决定放弃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的工作,放弃自己开办的播音培训学校,放弃优厚的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来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事播音工作。
初次来华的马厄不通中文,然而经过努力学习,一年以后他几乎成了半个“中国通”。2004年,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招聘外籍英语新闻主持人。马厄顺利入围,成为中央电视台英语国际频道第一位地道的“老外新闻主播”——央视有史以来第一个洋面孔播音员。
马厄曾在澳大利亚国家广播公司工作20多年,是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资深播音员。来到央视国际频道之后,他依旧一丝不苟,竭尽全力。除担任每周4天、每天4次的播音主持外,马厄还负责培训中国本土播音员和记者,帮助他们纠正英文发音、语调,润色英文稿件。虽然工作辛苦,但他却甘之如饴:“在我辅导这些播音员和记者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这是一个绝好的交流机会,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建立起了真正的友谊。”在马厄的热情帮助下,中国同事们的业务水平有了飞速进步,央视英语节目的质量也很快提高,中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得到了积极的推动。
马厄在中国工作的几年间,正值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他之后,中央电视台英语国际频道陆续引进了不少外籍主持人。同时,中国主要新闻机构也积极走出国门。目前,中央电视台已在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6个记者站,节目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落地,用户总数超过6500万。
马厄对中国怀有友好的感情。他经常在《中国日报》等报刊上撰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海外宣传中国所取得的成就。2008年5月中国汶川发生大地震之后,他在向灾区积极捐款的同时,更主动向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写信表示,自己时刻准备为抗震救灾作“任何力所能及的贡献”。
布立顿·强斯
布立顿·强斯,美国生物化学与生物医学光子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还获得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国家科学奖”。
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
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图册
强斯是一位跨学科的科学巨匠,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科学家,他在光电、控制、信息、机床、生物学、医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二战期间,年仅28岁的强斯领导麻省理工学院雷达实验室,为美军争夺二战制空权助力。强斯还是一名运动健将,在38岁时率美国队赢得第15届奥运会5.5米帆船比赛冠军,成为一时佳话。
上世纪50年代,强斯招收了第一个中国留学生。这名学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发明了“快速记录吸收光谱仪”,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杨嘉墀。70年代末,强斯发明了无损检测人体器官功能的方法。在他的倡导下,一个新学科——生物医学光子学应运而生。
1997年,他的学生骆清铭回国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创建了“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强斯以耄耋高龄,每年都亲自前往中心指导学生,跟每一位学生谈话,然后根据他们的特点做出指导建议。
2008年底,强斯的努力结出了丰硕成果:中心已累计承担并完成包括973预研项目、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3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00篇以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通过强斯的牵线搭桥,中心吸引了大批高水平外国专家前来开展合作研究。
强斯曾这样评价自己:“我痴迷于学术上的交流,沉醉于思想上的碰撞,就好像用思维打乒乓球那样。科学最美妙之处,就在于永远有新的、美好的东西等着你去探索,通常这些新的东西就来自我的学生。”为了感谢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对中国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提携与扶助,2008年中国政府授予他“友谊奖”。而当年95岁高龄的他,也以迄今获奖年龄最大的“友谊奖”专家身份而永垂史册。
克里斯蒂安·鲍埃尔
克里斯蒂安·鲍埃尔
克里斯蒂安·鲍埃尔图册
克里斯蒂安·鲍埃尔,法国佩剑教练,2008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2008年8月12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佩剑个人赛上,默默无闻的中国小将仲满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史上第一枚中国男子佩剑奥运金牌,极大地冲击了长期被欧洲人把持的男子佩剑界。
比赛结束后,仲满激动地与奇迹的创造者——他的法国教练克里斯蒂安·鲍埃尔紧紧拥抱在一起。在20多年的教练生涯里,鲍埃尔共带队赢得过70多枚各种奖牌,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佩剑教练”。2006年8月他受邀来华,担任中国国家击剑队男女佩剑组总教练。
鲍埃尔带领下的中国佩剑队战绩煊赫:在多哈亚运会上包揽男女佩剑个人和团体4枚金牌,在2007年亚锦赛上再次囊括4枚金牌,取得了中国佩剑项目在历届亚运会和亚锦赛上的最好成绩。女子佩剑团体更于2007年首获世界杯团体冠军。以王敬之、谭雪为代表的男女佩剑运动员水平也稳步上升。
鲍埃尔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超负荷体育训练方式,带来了快乐击剑训练理念:刚上任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运动员放假,让他们休息放松,疗养伤情。“大部分的耐力训练都是重复性的,负荷运动没有目的。”鲍埃尔说,“现在,我要改变训练的技术与策略。”
克里斯蒂安·鲍埃尔
克里斯蒂安·鲍埃尔图册
鲍埃尔十分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经常主动放弃乘飞机的待遇,和队员一起坐火车出差。带队去法国比赛,也从不撇下队员自己回家。他的到来让队员发现,原来竞技体育也是一项轻松快乐的事业。在击剑训练馆,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标语,比如,“学会吃苦,苦中作乐”,“痛并快乐着”。这些都是鲍埃尔的创意。
“对手就是对手,没有国籍。我只看得见眼前的对手,看不见他的国籍。否则的话,我就是一位糟糕透顶的教练。”仲满在北京奥运会上,在男子佩剑个人半决赛、决赛中连克两位法国选手夺金。中国女子佩剑队,也在团体半决赛中战胜了鲍埃尔的母队——法国队。鲍埃尔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得到了赞誉与敬佩。
莫瑞斯·托帕兹
莫瑞斯·托帕兹
莫瑞斯·托帕兹图册
莫瑞斯·托帕兹,以色列医学专家,国际医学整形美容设备安全委员会和重建外科执行委员会总秘书长,以色列希勒雅法医学中心整形外科主任,200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托帕兹致力于将业内领先的负压创伤技术推广到中国。他于2005年12月首次应邀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与指导,此后5年间,他往返中以两国40多次,无偿主持大型手术40多台,举办近百次现场培训,使上千患者直接受益,极大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尊敬。
2008年5月12日,知悉中国汶川发生8.1级特大地震后,5月22日,托帕兹取消了一周内所有的手术,备齐医疗耗材、设备,奔赴重灾区之一的德阳参加伤员救助工作。托帕兹使用负压治疗技术,免去了很多伤者不必要的截肢手术,并在药品紧缺的情况下节省了大量抗生素。
5天里,他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每天只睡4小时,查看了200多位患者,完成了7次大型手术;在治疗伤员的同时,还现场给医生讲课培训。“白求恩又回来了!”伤员及灾区工作人员均深受感动。
临别时,他还将自己从国内购买的价值6万元人民币的手术耗材、敷料和一些手术器械无偿地捐献给了当地的医院,并热情地邀请医护人员赴以色列学习和培训。地震后两年间,他多次来德阳,对地震中受伤的患者进行回访。
回到以色列后,托帕兹举办了关于中国四川抗震救灾的专题讲座。他发放自己拍摄的照片与搜集的资料,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情况介绍给同事和亲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真实的中国。这位以色列医生的仁心妙手,始终被中国患者与医务工作者铭记在心。[2]
年度介绍;201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大会于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50名专家获此殊荣。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加拿大籍专家宋伟宏教授榜上有名,成为全市唯一一名获奖者。
2010年3月,宋伟宏教授兼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8月,获聘成为重庆市首批“两江学者”,12月入选重庆“百人计划”。一年多来,他积极主导从全球招聘和引进一批国际一流、各具学术专长和敏锐科研思维的人才来渝工作,指导医院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和研究生教育,促成了重庆医科大学与UBC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以及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与国际罗氏公司合作进行“RSV与呼吸疾病”研究。[3]
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2年9月28日,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宣读了授予50名外国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决定。本年度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来自22个国家,涉及工业、农业、能源环保、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
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李克强颁发2014年度“友谊奖”
李克强颁发2014年度“友谊奖”图册
2014年国庆65周年,逢五逢十“友谊奖”授奖人数比其他年份增加一倍,共有来自25个国家的100位专家荣获“友谊奖”。
21014年9月3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荣获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以及他们的亲属。
李克强指出,中国政府将继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按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办事,让外国人在中国拿“绿卡”更容易,来华开展教学研究、投资兴业更便捷,知识产权更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