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是什么意思
词条:『景谷县』 |
以上是景谷县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景谷县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景谷县
景谷县
拼音:jǐng gǔ xiàn
词条内容:景谷县,即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思茅市中部偏西、横断山脉无量山西南段。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下设132个村委会、1929个村民小组,60023户农户,总人口29万。县内居住着汉族、 傣族、彝族等24种民族。2012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1.3亿元。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景谷县发生了6.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4度、东经100.5度,震源深度达到5.0公里。
简介;景谷县景谷县图册景谷县,即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思茅市中部偏西、横断山脉无量山西南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2′,总面积7550平方千米(《简册》数据是7777平方千米),是云南省面积第四大县。
总人口30万人(2004年)。
有汉族、傣族、彝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46%。
县人民政府驻威远镇。
邮编:666400。
代码:530824。
区号:0879。
拼音:Jinggu Daizu Yizu Zizhixian
历史沿革;景谷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曾在正兴等乡(镇)发现新石器时代 的文物 ,证明三四千年前景谷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生存。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制始于西汉,景谷属益州郡哀牢地。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唐(南诏)时,设威远城,属银生节度(今景东)。
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立威远州 ,属威楚路(今楚雄)。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制威远土知州,属楚雄府。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升为威远府,直隶省承宣布政使司。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土归流”后,设威远厅,属镇沅府。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威远厅改属普洱府。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为威远县。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因县名与四川省威远县相同,改威远县为景谷县。
1949年6月景谷县和平解放。
1949年6月6日成立景谷县人民政府。
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属思茅地区行政公署辖地。
1985年12月25日召开成立自治县庆祝大会。
此后,每年12月25日为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自然地理;景谷县
景谷县图册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思茅地区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2′之间,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辖钟山、凤山、景谷、边江、半坡、勐班、碧安、益智8个乡和威远、永平、正兴、民乐4个镇。
地理
景谷县地处横断山脉南端。境内群山纵横交错,河流穿插切割,山地谷坝镶嵌其间;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渐向东西两翼扩展。最高海拔2920米,最底海拔600米。面积4000亩以上的坝子有23个,总面积72.72万亩。其中永平坝面积23万亩,是普洱市最大的平坝。
水文
澜沧江系景谷县与澜沧县和临沧地区的双江县、临沧县的界河,境内干流长119公里,其支流主要有威远江、小黑江、勐戛河、景谷河;河流累计总长1863.5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7亿立方米
气候
由于境内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形成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5种气候类型。年平均无霜期353天,气候四季不分明,干湿季明显。年均降雨量1245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10月下旬,降雨量占全年的87%;11月至次年5月中旬为旱季,降雨量只占全年的13%。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3℃;最热月为6月,月平均气温24℃;平均日较差13.3℃,平均年较差11.6℃。
景谷古称“勐卧”,傣语“勐”为地方、“卧”为井,意思为有盐井的地方。是以傣族、彝族为自治民族的多种民族聚居的自治县,素有“林海明珠、杧果之乡、佛教圣地”的 美称。
景谷县 - 人口民族
人口
下设132个村委会、1929个村民小组,60023户农户,总人口291700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8.1%,以傣族、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46.3%。
县内居住着汉族、 傣族、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回族、布朗族、白族、瑶族、苗族、满族、普米族、壮族、纳西族、佤族、高山族、京族、基诺族、傈僳族、布依族、土族、侗族、土家族、怒族等24种民族,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8.64人。
民族
景谷县景谷县
民族历史
景谷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从景谷县正兴镇、边江乡等地发现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证明,远在三、四千年前,景谷就有人类生存。随着部落群居的消亡、奴隶制的建立,封建制的兴起这一系列的社会发展,各族人民在征服自然,反抗反动统治,抵御外侮等斗争中共同开拓前进,不断发展着自己的民族文化。
明、清以前,景谷绝大部分地区均为少数民族居住,处于封建领土经济状态。明、清的“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世袭制,各民族直接处于流官的统治之下,屯兵、屯田、移民等政策的施行,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经济逐渐融为一体。汉民族的大量迁入,带来的先进文化、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频繁。
民族文字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族、拉祜族、哈尼族也都有自己的语言。各民族都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还有叙事长诗、民间音乐、和民族舞蹈艺术。特别是傣族的传统文学,都是用傣文记载下来珍存下来的。如反映善良勇敢的赞达贡玛兄弟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最终除灭暴君的叙事长诗《三牙象》;叙述英雄海罕与俸改之间战争的英雄史诗《厘俸》等就是杰出的代表作。
民族信仰
景谷县
泼水节图册
景谷各少数民族信仰神灵,原始宗教观念影响甚深。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曾在景谷大地上修建了86座缅寺(佛寺),缅寺里“啥滴”以上的僧侣,俗称大佛爷。大佛爷懂得本民族的文学,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一寺之主,是傣族文化的保留者和传播者,受到傣族群众的崇敬。历史上,傣族人民的文化传授,也是以缅寺为中心。傣族群众的赕佛活动极为频繁,每年除有固定的宗教节日外,还要到各地去朝仙。正兴镇帕庄河畔的勐乃仙人洞,就是一个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朝仙圣地。
民族活动
每年傣历的新年,傣族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勐乃仙人洞进行朝仙活动。勐卧总佛寺内的塔包树、树包塔,是傣族人民悠久文化传统的标志,塔身砂石浮雕共20余层,上面刻有唐僧取经、孔雀公主等民间传说故事和傣族古代仪仗及各种飞禽走兽,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景谷的彝族、拉祜族、哈尼族也都崇拜自然神灵,其主要活动是“祭竜”。每个少数民族的村寨都有“竜林”。除“竜林”外,还有“土主”、“山神”等,都要崇敬、祭祀。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祭祀神灵活动。各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都有各具特色的歌舞参加。各民族的歌舞都与其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精神风貌、历史故事。彝族的“开荒舞”、“撒种舞”,哈尼族的“簸米舞”、“编篱笆舞”,傣族的“白象舞”、“孔雀舞”。
而在景谷最为普及的歌舞,就是“跳笙”,每逢农闲、节假日、喜事,男女老少,拉起手、围成圈,伴随着各种民族乐器的节奏,欢快的跳起来。“跳笙”亦歌亦舞、有领有合、节奏鲜明、形式多变,跳起来气氛相当热烈,往往通宵达旦。而且,“跳笙”还是青年男女寻找如意伴侣的重要活动。景谷信息网首页“美丽景谷”的“景谷民乐”就是“跳笙”的音乐和歌曲。
景谷傣族“牛撒撇”
景谷县
景谷傣族“牛撒撇” 图册
在景谷县傣族地区,有一道傣家入用来宴请宾客的世传名菜,称之为“牛撒撇”。它的烹制方法比较特别,逢年过节或办喜事时,要杀牛,把黄牛宰杀后,取出牛的脊肉用火把它烤黄,再切成细肉丝,拌以煮熟后的牛肚杂,放上姜、蒜、辣子、花生香碎面等香料和佐科,再用煮沸后经过过滤的牛粉肠水或胆汁拌匀,即可食用。‘牛撒撇”最关键的配料就是那牛粉肠水。城里人想吃“牛撒撇”没有牛粉肠水,就用五加叶来替代搅拌,味道口感相似。“牛撒撇”的特点是细腻可口,香味淳正,色泽诱人,具有健胃、消燥热、增食欲的功能,受人喜爱。
自然资源;县内具有生物资源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高效性等特点,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热区、能源、矿藏等自然资源优势。
森林资源
景谷县
火把节图册
森林资源是景谷最大的优势资源,全县林业用地874.9万亩,占总面积的77.5%,人均拥有林业用地30亩,是全省人均的3倍,是全国人均的10倍;森林覆盖率达74.7%,为全国森林覆盖率的5倍多;活立木总蓄积量达5514.6万立方米,人均拥有193立方米,是全省人均的5倍,全国人均的23倍;林木年生长量达210.45万立方米,其中:思茅松占88.7%;年木材消耗量为89.6万立方米,林木年净生长120.85万立方米。
热区资源
热区资源是景谷的又一优势资源,按划分热区的五个气象学指标衡量,属五个指标均达到标准的全省29个县(市)之一,其中资源指数位居第二、效能指数位居第四、利用指数居第三,全县共有热区面积73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4.6%。地势以山地高原为主,谷坝镶嵌其中,山地、高原、盆地相间分布,总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渐向东西两翼扩展,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属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354毫米、蒸发量为1916.4毫米、平均雨日数164.1天、平均气温20.1℃,≥10°的积温为7360.9℃;年平均日照时数2065.3小时。
土地资源
由于境内山高谷深,海拨差异大,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从低海拔的峡谷地区到高寒山区,形成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五种气候类型。全县土地总面积11277565亩,人均占有量38.7亩,其中:耕地861660亩、林地8748760亩、荒山荒地304834亩、园地971724亩、水域156255亩、其他用地亩234332亩。县内有大小坝子23个,总面积72万亩,其中5万亩以上的坝子有勐嘎坝、钟山坝、民乐坝和勐班坝,地貌形态特征可分为澜沧江峡谷、中山丘陵盆地和侵蚀剥蚀中山山地,土壤从坝区河谷到山区半山区分布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冲积土和水稻土等,以赤红壤面积为最大,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60.6%,土壤的特点多为偏酸缺磷少氮钾不足。
经济;县围绕林业、热区、能源、矿藏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农业立本、工业富县”之路,初步建立了支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以林化、林板、林纸为主的林产工业,以水电、原煤、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以建材、冶金为主的矿产工业,以制糖、制茶、制盐、果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体系。
201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3亿元,比2011年增长13%,比年初确定目标高1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 亿元,比2011年增长22.73%,比年初确定目标高4.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亿元,比2011年增长25%,完成年初计划的百分之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 亿元,比2011年增长17.5%,比年初确定目标高5.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涨幅6.5%;农民人均纯收入2254元,比2011年增长15%,比年初确定目标高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400 元,比2011年增长12.1%,比年初确定目标高2.1个百分点;非公经济达4263户,实现增加值8.7亿元,上缴税金4901万元]
林产工业
景谷县
林业图册
已初步建立了以林化、林板、林纸为主的林产工业,县内主要有利用亚行贷款投资18.5亿元的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首家林业上市公司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林业龙头企业和地板条厂、削片厂、股份制林场等46林业生产企业,纸浆、松香、板材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达10万吨、3万吨和12万立方米。
成立了森林公安分局、森林经济民警大队、森警中队,实施了以分类经营、股份合作制、委托经营为重点的林业改革,先后被列为全省山区综合开发、全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等试点县,初步完成了6万亩省级林业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工了100万亩纸材原料林基地、10万亩松脂基地和户均10亩速生林、10亩松脂林等基地建设,累计完成工程造林80万亩、沼气建设28620口,每2.1户农户拥有一口沼气池,总投资约80亿元上建年产30万吨浆和50万吨的林浆纸一体化建设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
2003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6736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7%。林业成为辐射面最广、带动作用最强的支柱产业。
矿藏产业
我县已发现20余种矿藏资源,矿产地30余处。景谷煤炭储量丰富,仅回煌煤矿储量达700万吨;景谷还是云南的第一个石油生产县,储量达1200万吨以上,天然气储量达3亿立方米;岩盐矿储量达30亿吨,景谷民乐乡境内斑铜矿储量达200万金属吨,半坡乡凹凸棒土储量达1500万吨。此外,景谷还有品质优良、储量丰富的石膏、硝土、硅石、花岗石、金、银、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围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建立以原煤、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以建材、冶金为主的矿产工业。有回煌煤矿、泰裕建筑建材有限公司、凤岗盐矿、民乐铜矿、石油公司等54户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水泥、原煤、食盐、铜、重油的年生产为50万吨、10万吨、3万吨、5000吨、1000吨有年产30万吨的泰裕建筑建材有限公司、年产9万吨的回煌煤矿、年产3万吨食盐的凤岗盐矿、年产1000吨重油的炼油厂等企业。
电力产业
境内有澜沧江、威远江、小黑江等大小河流94条,累计总长1863.54千米,河流平均径流深592毫米,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7亿立方米,拥有水资源总量67.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2.3万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7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3万千瓦。县内共有凤山乡平寨磨矿、边江乡平江村芒俄、正兴镇勐乃、正兴镇铁厂村、正兴镇帕庄河、钟山乡南景村换乐、钟山乡南景村等伴、景谷乡文联村等8处出露地热温泉,其中盐水泉4个、硫磺泉2个、淡水泉2个,出水处24处,总流量137.2公升/秒,平均水温41℃。围绕水能资源的开发,已建立景谷河零、一、二、三梯级电站和多个中小水电站,水电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22000万千瓦.小时。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独资开发的威远江水电站总投资4.6亿元,装机容量7.2万千瓦,2006年将建成发电。此外,县内小黑江、南板河、通达河等可开发10万千瓦。
食品加工业
围绕热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县已建立日处理甘蔗2000吨的永平糖厂和1500钟山糖厂两条食糖生产线,甘蔗种植面积10.7万亩,年产食糖4.9万吨,农民年均获得经济收入6500万元;茶叶种植面积5.1万亩,年产茶叶3万担,产值2000万元,茶叶加工企业25个,主要茶叶品牌有文宫毫峰、文富白毫、景谷大白茶等。
旅游业
2012年共接待游客5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7亿元。
社会;县内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境内公路里程达3906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建不断改善,小城镇建设得到较快发展;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49%和47%,实现了“两基”和“普实”教育目标,人均受教育年限达6.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以下,广播电视的覆盖率达到89%和96%。
文化
2012年共送戏下乡83场,观众达9.6万人次;农村电影放映1310场,观众36.4万余人次;图书馆综合阅览室借阅人次达8694人次,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15786人次。老年艺术团到各乡镇巡回演出21场次,乡镇文艺团体共演出36场次。
参加第四届文化旅游艺术节比赛,荣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的好成绩。截止2012年末,已经完成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37个村(居)民委员会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印发《景谷》36期,共3.6万份。
教育;截止到2012年,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有各级各类学校95所,在校生41915人,其中普通中学12247人,职业中学506人,小学22984人,幼儿园6178人。在编教职工2632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799人,职业中学专任教师52人,小学专任教师1383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32人。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55%,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75.4%。2012年,免除教科书资金354万元,共发放各类助学金2110万元。2012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参加考试796人,综合上线率98.38%,一本上线人数居全市10县(区)一中第3位。
荣誉;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县先后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省甲级卫生县城”、“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景点介绍;帕庄河自然保护区
景谷县帕庄河自然保护区帕庄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正兴镇帕庄河带,距县城60余公里,离普洱约50公里的地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傣族小乘佛教朝仙圣地,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岩溶地貌风景区。景区紧邻弥宁公路,交通方便,河水自东向西流入小黑江。
风景区现探明共有30余个洞穴,分布在方圆约24平方公里内,行程了一个风景独特的天然溶洞群。其中似椿树洞、天仙洞、良心洞、花仙洞和大仙洞等最为著名。花仙洞洞底出现了积水,高低不平,一条条高约一二十厘米的石龙横卧竖摆,形成纵横的沟渠和一层层山乡梯田。真是“洞中田园”。
仙人洞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大山上。据佛经《丢混》记载,此洞是佛祖释迦牟尼云游时路过这一带居住过的地方。人们便把这称为“仙人洞”,至此,每年都有大批的国内外信徒前来朝仙祈拜。仙人洞上下左右还散步着大大小小的十余个洞,天仙洞位于仙人洞的左下方十余公尺处,地势十分险峻,洞内迭岩起伏,幽深奇幻,瑰丽多姿。
道教圣地大石寺
景谷县
大石寺图册
在气势雄伟的云岭无量山余脉南端,有一座山峦叠翠,异峰突起的山峰,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刺云天。峰顶悬岩巨石之上,耸立着一座惊心动魄、凌云星辰的道教寺观。这就是数百年来,远近闻名而风光奇丽的景谷大石寺。大石寺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景谷乡文山村海孜文笔山顶悬崖之上,海拔2300米,岩高坡陡,有陕西华山之险;石寺凌云,有厦门鼓浪屿日光岩之奇。
历代骚人墨客,登临观赏,刻石题词,赞叹这不可多得的天工奇观。大石寺包括三皇宫、天生寺、祖孙殿、杨四将军庙、玉皇阁等五个宫庙殿阁,此外还有摸子洞、积米洞、一洞天、鹊桥石等奇景。三皇宫又称太阳殿,建在巨石西侧的悬岩平顶上,巨石凌空,高约40余米,宽约20余米。洞内有浮雕青龙入云和白龙出山。
出天生寺沿巨石山道而上,便可看到"盘旋风景"四个大字。过了一洞天,便到鹊桥石,古人在巨石上刻"鹊桥石"三字,下端刻石题词曰:"鹊桥由仙架 云梯任尔登",题词刻于咸丰七年(1857)。1988年11月,景谷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威远江自然保护区
景谷县威远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威远江穿过,江两岸是绿色的森林,靠江边的是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1996年投资38万元修建的景区管理所就座落在青山碧水之间,游人可以在此小憩后再向保护区腹地老虎山了望台前进。登上这个建造在海拔1340米高,很像古时用来观察敌情的烽火塔的了望台,举目远眺,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在威远江自然保护区内,你还可以领略到全世界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龙血树野生群落的风姿。据专家鉴定,该区的龙血树为柬埔寨叶剑龙血树,是活血、化瘀、止血、补血的昂贵药材。这里有山,四季长春,;绿荫如盖,生命不止;这里有水,永不停息;这里有百虫蠕动鱼跃鸟飞,这里有珍禽异兽,追逐嬉戏。
风景这边独好,当你置身于这优美的生态环境中时,就会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因为鸟儿会为你歌唱,花儿会为你吐露芬芳,参天古树会带你直上云端,让你驾白云游览在威远江上,美景会尽收眼底。
芒玉峡谷
景谷县芒玉峡谷芒玉峡谷位于景谷县城西北方向的钟山乡联合村境内,距县城18公里,从县城乘车30分钟左右可到达,是人们观光旅游,拍摄影视作品和风光的好去处。芒玉峡谷以谷深林幽,山势峻峭,景点密布,四季变幻为主要特点。芒玉峡谷属无量山系,其范围有1225公顷,峡谷谷长6公里,白马主峰芒玉大尖山位于峡谷东侧,海拔1492米,峡谷两岸群山含翠,悬崖陡壁上长满了栎木、青松、杂书生花,猿啼鸟鸣,悬泉飞瀑长流不息。
谷底奔涌着万年涧水,游人还可见到河岸两侧及河中石头上无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窝石坑,有的状若奔马,有的形式镜台,当然更多的酷似女人的玉门,玉门内蓄着一池春水,将溢未溢,含情脉脉,春波荡漾。芒玉峡谷也因此得名。芒玉者,傣语,女人的生殖器官也。
看了神女晾纱,山势虽陡,但使人感到足下生风,不觉走了200多米,突见一尊石佛兀立在半山坡上,石佛面带微笑,一脸慈祥,他的侧面有两株苍松护佑,取名为“苍松护佛”走进了看,这尊石佛头上的石纹为圆圈状,酷似寺庙里释迦牟尼的头像,信佛的游客到了这里,双手合掌,祈求平安通达。无线风光险峰,过了苍松护佛,就到了山主峰。
迁糥佛寺
景谷县
迁糯佛寺图册
迁糯佛寺位于景谷县永平镇迁糯村大寨社,距县城70公里,永碧公路17公里处,这座佛寺建于乾隆戊戌年(1778)年,复修于清道光七年,(1928年)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为云南最大的傣族小乘佛教寺院之一,寺庙为大理工匠所建,展现了明末清初的建筑风格,同时结合了傣家的房屋式样,显得古朴、典雅,是难得的古建筑群。被云南省列入重点保护单位。
佛寺占地396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由山门、戒堂、僧房、伙房等组成。佛寺正门是一座十分精美的重檐牌坊,上面的木雕和透雕,显得粗细生动,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迁糯佛寺,历经劫难,土匪作乱,蝥贼猖狂,有不信教的人多次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是他们都不能,都说是有佛祖的保佑。传说有一个作恶多端的恶乐飘在附近一带吃人害人,兴风作浪,后来被佛祖收伏,改恶从善,皈依了佛教,他就在这个佛寺住过。
勐卧总佛寺
景谷县
树包塔 塔包树图册
景谷县有两座远近闻名的佛塔,它位于县城南一华里处的大寨勐卧总佛寺前,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1661年)间,至今有360年历史,系勐卧傣族世袭土司刀汉臣所建。左边塔顶上有一株菩提树,树高约25米,枝叶茂盛,树与塔绕得严严实实,树与塔融为一体,巨大的树冠像一把大伞,笼罩在塔顶上,这座塔被当地的傣族群众称之为“梅卧广勐”,意为“树包塔”。
右塔顶上也有一株菩提树,树高约20米。由于树冠小,还生于塔中,根须尚未从塔里伸出,行程塔把树紧紧包住的状况。傣族把它称之为“广勐卧梅”意为“塔包树”。两座塔造型结构相似,均系高基座砂石浮雕佛塔,塔身共有16台,中层为仰复莲座。
塔包树和树包塔,被人们誉为滇西南奇观,中华塔林一绝,是景谷的无价之宝,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居住在县内的傣家人和版纳、临沧一带的信教群众常到这里丹佛念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这里来观光旅游的人愈来愈多,尤其是泰国、日本、缅甸、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和澳台地区的游客,他们对这神奇的佛塔赞叹不绝,流连忘返,他们在这里顶礼膜拜,祈求平安。
文人墨客写诗道:大鼠裹塔塔藏形,塔心生树树参天。君游勐卧先游此,塔树各绕一百圈。
永平雷光佛迹寺
景谷县雷光佛迹寺光佛迹寺坐落在永平镇芒腊村芒景社北部2公里的莱贯罕山上,海拔1400多米,前面有雪白如练的大叠水岩瀑布,后有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相传释迦牟尼曾到此传教,在石板上留下第四个巨型脚印,遂成为上座部佛教朝觐圣地。
雷光佛迹寺历史悠久,传这是佛祖安排留守保护仙迹的卫士。这位佛爷即在此开发朝仙圣地,让人们来朝拜,瞻仰佛祖仙迹。以后便形成了一年一次的“朝仙节”。
雷光佛迹寺是景谷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一处胜境,1988年11月16日被列为县级文明保护单位。永平雷光佛迹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比较丰富,既有历史传说,又有佛寺古建筑群。其特点是:四面青山碧绿,水丰气爽,四个大佛脚印显目,佛寺富丽堂皇,是傣族朝仙圣地,且地势高并开阔,这些特点概括了此地丰富的文化内涵。
芒朵佛迹园
景谷县芒朵佛迹园
芒朵佛迹园景区是一个集民族宗教文化,傣族民俗文化,园林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威远江下游云景林纸厂对面,南面右下是芒哈,北面距县城10公里,仙迹所在地是公榔村芒朵社,占地1665亩,东至威远江西岸,南至那木河,西、北与钟碧公路相连。
威远江和那木河把景区围绕成半岛形状。景内庙宇庄重肃穆,近千年的17棵菩提树,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古菩提树群,另有老芒果树群、黑心树群、竹林群,赤日炎炎的盛夏,步入其中顿时生凉,傣族寨子芒洪笼罩在树林竹海之中,仿佛仙境。
土特产;景谷县大白茶生饼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松香产量居全省第一。特产象牙芒果、秧塔白茶、大香糯,被誉为“芒果之乡”。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下属的碧安乡特产“碧安大山茶”。
地震灾害;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6级地震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6级地震
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4度、东经100.5度,震源深度5.0公里。经初步判定,此次地震为重大地震灾害,中国地震局决定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昆明等地震感强烈,昆明市民明显感觉到震感,一些灯摇晃。
截至2014年10月8日4时,据普洱市民政局和临沧市民政局报告,地震造成两地共1人死亡,324人受伤,部分房屋倒损。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中。[2]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迅速核实灾情,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救援和伤员救治。[3]
地震发生后,十四集团军立即启动救灾预导,已出动1250名官兵紧急赶赴灾区。[4]
截至8日19时,抗震救灾部队经过昼夜奋战,共搭建帐篷710顶,搜排危房1114户,巡诊救治群众451人次,搬运物资220吨,疏散转移群众3160人。[5]
云南省景谷县地震灾区消息,该地区2014年12月6日凌晨发生5.8级地震,造成7人受伤;6日傍晚再次发生5.9级地震,又造成1人死亡、8人受伤。云南省启动抗震救灾三级响应。据景谷县政府初步统计,截至6日20时,景谷全县10个乡(镇)、137个村(居)委会、1955个村(居)小组30.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永平、益智等乡(镇)部分村民小组民房墙体倒塌;全县交通、农田水利、电力等不同程度受损;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等重点交通道路出现陡坡滚石、路基塌方、桥梁受损,部分村组道路损毁较为严重。地震灾区交通、通信、供电、供水等基本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