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扎堆是什么意思
词条:『新闻扎堆』 |
以上是新闻扎堆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新闻扎堆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新闻扎堆
新闻扎堆
拼音:xīn wén zhā duī
词条内容:新闻扎堆是指指新闻报道的聚集现象。这种某一类新闻在短期内扎堆出现,并不意味着发生该类事件的概率突然飙升,更多是因为这些报道所共有的某个新闻要素,在一段时期内踩到了公众的痛点,成了舆论焦点。
概述;“扎堆”(clusters),是以四川为代表的西南土话,意为动物(包括人)往一处聚集或堆在一起,堆得如土堆一般,现代汉语对它的解释是事物聚集到一处。扎堆现象在各个领域均有体现,其具体内涵也在其所属领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新闻报道的扎堆现象,则主要指新闻报道的聚集现象。[2]
这种“新闻扎堆”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媒介景观。类似的案例是,一个地方出现老人摔倒无人扶的新闻,各地都会曝出情节类似的版本;一个地方出现司机别车互殴,“路怒族”的报道立马铺天盖地……总体而言,这种因某个典型新闻要素而衍生出的新闻扎堆现象,主要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为主。
具体体现;类似事件的扎堆报道
近年来,中国媒体对新闻事件报道的空间不断增加,对于一个典型事件,对其进行充分挖掘和后续报道后,也会对与此事件相类似的事件进行发现、挖掘和整合,最后以“XX地再现真实版XX事件”的形式加以报道。这种扎堆报道的对象以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为主。
例如:在湖北荆州发生电梯“吃人”事故后,乘坐电梯仿佛成了一件很危险的事,广西、北京、江苏、上海等地都接连出现了电梯伤人事件。
某地新闻的扎堆报道
一则新闻报道会因其某个新闻要素的典型性而引起受众广泛关注并形成社会舆论。新闻事件的发生地也会因此而名震一时,成为众多媒体新闻报道的焦点。这些地方以二、三线城市居多。
以洛阳为例,2011年9月,各媒体相继爆出有关洛阳的事件甚至丑闻,以震惊全国的“河南洛阳性奴案”为典型。“性奴案”是2011年9月河南洛阳警方侦破的一件离奇大案:洛阳市技术监督局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李浩在地下室挖地窖,先后囚禁6名坐台女当性奴长达两年左右,期间两名女子被杀害。
此事曝光后随即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有关洛阳的新闻报道有增无减,诸如“洛阳智障者疑被顶包入狱”、“洛阳旅客进京旅游,被误当上访者打成重伤”、“洛阳电视台记者家门口遇刺身亡”等事件都成了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热点。其中有些事件甚至先于“性奴案”发生,却因“性奴案”的轰动一时而被重新提及。
某一负面热点之后,相反典型的扎堆报道
当一个负面问题成为热点后,主流渠道会相继报道与此相反的积极的平衡典型。
以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为例,“小悦悦”事件,是指2011年10月13日17时25分,广东省南海区黄岐镇广佛五金城,一名2岁女童王悦(乳名“小悦悦”)先后被两辆汽车碾压,过路的18名行人无一给予施救,最终被一名收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救起,随后被送往医院急救,几天后,小悦悦被宣告抢救无效死亡。面
对惨遭面包车碾压的两岁女童“小悦悦”,18名路人视而不见、漠然而去引发了全国媒体和公众关于国人道德底线的大讨论。小悦悦被轧第二天,就有知名媒体报道了在强热带风暴尼格影响期间,一名穿着海军条纹衫的男子在广西北海市外沙海鲜码头奋不顾身下海救人的感人事迹,并评论“不要当看客”。这件事发生在10月5日,却因“小悦悦事件”而重新赢得了媒体的注意。随后,“烟台‘最美女孩’车流中勇救伤者”、“烟台‘最帅小伙’勇救车祸女孩”等事迹均受到了媒体的青睐,在报道中也将这些事迹与“小悦悦事件”进行对比,认为这些见义勇为的人们用行动慰藉了小悦悦,让受众感受到这个社会并不只有冷漠。
产生原因;首先,随着媒体的发展与成熟,各媒体对于事件新闻价值的判断也有了共识,于是一个具有价值的稿子一出现,就成了大家共同的报道热点。然而,媒体每天报道趋于同质,具有价值的新闻并非每天都有,对热点的深度聚焦就成了媒体吸引受众的重要方法。
其次,为了版面编排和热点扩充,媒体极力寻找与此热点相关的新闻事件作为“相关链接”,哪怕牵强附会,也要把几个事件扯上关联,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扎堆报道。另外,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也对此现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新闻行业通常以快取胜,但在如今新闻传媒多样化、分众化的态势下,媒体要抢占“第一资源”并非易事,要想赢得这场竞争,就要用新闻深度和广度来弥补时效性上的缺憾,新闻报道的扎堆效应也由此产生。
当然,不同的体现方式也有其个性的原因。与某一热点事件类似的事件本身数不胜数,这些事件并非突然多起来,只是某一热点提起了媒体对此类事件的关注。这类“形似而神不似”事件的扎堆报道大多是在新闻热点发生过后的短时间内迅速聚集,相应地,新闻报道的扎堆现象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著名时事评论员曹林曾形象地形容此类现象——记者扒粪,会连带地扒出许多粪。而这种扎堆现象的体现程度也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社会生态,是否能接受“记者云集”的考验。时下,许多事件都下中国的社会问题展露无遗,国人似乎被贴上了道德缺失、人格缺位的标签。此背景下,负面热点的平衡报道则显得尤为重要。扎堆的正面报道都用来突出宣传社会真善美的主流,教育并感化受众,增强国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
影响;正面“新闻扎堆”的出现,也是社会情绪反弹的反映。新闻报道是有一定门槛的,很多当事人眼中“天大的事”,也可能因为司空见惯而得不到关注。当问题很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一旦出现极端个体事件并成为舆论热点,压抑已久的情绪就会喷涌而出,媒体和公众也更可能注意到相关问题。
这种“舆论搭车”“傍热点”,有时也有一定积极意义。比如,在新华社记者汤计的几篇报道让呼格吉勒图案沉冤昭雪后,媒体上关于冤假错案的舆论监督报道明显增加了。这种“扎堆”算是一种策略——平时操作监督报道比较难,媒体希望借助这次来之不易的翻案,争取到更多的司法公平和司法正义。
电梯安全事故的报道最近扎堆,有相同的道理。每一天,大大小小的电梯安全事故,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时有发生,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媒体相对集中报道类似事故,形成了更大的舆论声势,能将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拿上台面进行严肃讨论。事实上,我们很多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最初都是由一些个案和相关报道推动的。
负面
当然,并非所有的“新闻扎堆”现象都值得鼓励。比如,有些媒体为了“舆论搭车”,即使牵强附会也要把一些不相关的事往某个热点上靠;再比如,某地出现一些很奇葩、低俗的社会新闻后,也有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忙不迭地“凑热闹”……这些跑偏了的媒介议程设置,最终会损伤媒体公信力。
媒体评论;尊重新闻规律、遵守职业规范、关注民众利益诉求,即使出现“新闻扎堆”也是正常现象;反之,迎合浮躁的舆论情绪,带着猎奇、审丑心态去“傍热点”,无异于从一开始就扣歪了第一粒扣子。新闻报道是媒体价值取向的反映,“有所报有所不报”应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