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是什么意思
成语:『半路出家』 |
以上是半路出家成语的读音写法等信息,下面是半路出家的意思和成语环境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半路出家 | |||
拼音 | bàn lù chū jiā | 简拼 | blcj |
近义词 | 半道出家 | 反义词 | 科班出身、训练有素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
成语解释 | 半路:半途,中途,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当和尚或尼姑。指成年后才去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业,不是科班出身 | ||
成语出处 |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 ||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中途开始干某事 | ||
例子 | 他不理会内行的嗤笑,写啊改啊,改啊写啊,终于写出了好作品,成了一个颇有希望的半路出家的作家。(公今度《长短录》) | ||
英文翻译 | switch to a job one was not trained for | ||
歇后语 | 杨五郎削发 | ||
谜语 | 阁;鲁达当和尚 | ||
成语故事 | 宋朝皇帝在昊天寺上香敬佛遇辽兵围困,杨令公率七个儿子前来救驾,其中三个儿子战亡,一个下落不明。后在伐辽战争中遭元帅潘仁美陷害,杨家只杨六郎幸存,在归途中,杨五郎因当年战败出家当和尚挺身而出救了杨六郎。 | ||
成语正音 | 家,不能读作“jià”。 | ||
成语辩形 | 家,不能写作“嫁”。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