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是什么意思
词条:『珠算』 |
以上是珠算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珠算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珠算
珠算
拼音:zhū suàn
词条内容: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颗﹐每珠当一。可见当时“珠算”与现今通行的珠算有所不同。
概述;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数字理论为基础,运用手指拨珠,进行运算的一门计算技术,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重要的发明创造之一,千百年来这一技术不断扩散,传播到世界各国,推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珠算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起源与发展;玉如意算盘
珠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但它究竟起源于何时,由于珠算史料其缺乏,珠算史家们说法不一。根据已有珠算史料,综合各家之言,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萌于商周;珠算是以珠做计数元件,用一定方式排列,用以表示数字,然后根据五升十进制原理进行计算。中国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完备的10进制记数系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因此珠算的萌芽,可远溯至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始于秦汉;最早出现“珠算”一词的,是东汉徐岳所著《数术记遗》。书中一共记载了中国汉代以前的十四种算法及算具,即积算、太一、两仪、三才、五行、八卦、九宫、运筹、了知、成数、把头、龟算、珠算、计算。其是对“珠算”方法的记载原文为:“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种“珠算”被称为“游泳算板”,它与现在所使用的算盘有所不同,但其计算原理已是五升十进制,所以可视为现代算盘的前身。
子玉算盘
成于唐宋;子玉算盘;现今所使用的这种算盘何时开始出现呢?根据现有史料推断,至迟在宋代已出现现在所使用的这种算盘。
史料一:巨鹿算珠。宋徽宗大观二年,即1108年,河北省巨鹿县故城因黄河泛滥而被湮没。1921年7月,前北平国立历史博物馆派员前往巨鹿三明寺故址发掘,获得王、董二姓故宅地下的木桌、碗箸、盆、石砚、围棋子、算盘子等到二百多件,其中掘得算盘珠一颗,此珠木质,扁圆形,与如今通用的算盘珠大小相仿,只稍扁,这颗算珠现由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
史料二: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著名作品。这幅画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东京汴京城内人民的生活、生产、商业贸易以及集镇、农村的真实面貌。在接近全图的最后部分,也即画卷的最左端有一家称作“赵太丞家”的药铺的柜台上放着一架算盘。
《清明上河图》虽出于宋代,但这幅画中所表现的算盘,必然是在这张画完成相当长的年代以前,早就出现了的东西。北宋之前五十三年是战乱频繁的五代十国,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情况下,还谈得上什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呢?因此可以推断《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显然是在唐末以前便已经出现了。[2]
传入日本
日本现存最早的算盘是文安元子年的算盘,算盘珠呈圆形。十七世纪初算盘流行日本,近江之大津地方曾有算盘厂,制造算盘。1670年日本泽口一著《古今算法记》中的算盘图,算珠已变为棱形,梁上一珠。日本人称算盘为“十露盘”、“所六盘”、十吕盘、水露盘;日本学者星野恒认为,明代到日本经商的多是福建人,“十露盘”、“水露盘”都是闽南语“算盘”的谐音。16世纪欧洲人的算学书已经有“soroban”一词。
指法;青花瓷瓷算盘
二五珠算盘:一般只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拨珠(亦有极少数非常熟练的人五个手指都用上的),三个手指的基本分工是:
• 拇指拨下珠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 中指拨上珠靠梁和离梁。
一四珠算盘(或一五珠算盘):两个手指的基本分工是:
• 食指拨上珠向下靠梁。
• 食指拨上珠向上离梁。
• 拇指拨下珠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珠算 - 算法
算盘口诀控制珠算过程,惟熟练后不用加减口诀
加法口诀
加数 不进位加 进位加
直加 满五加 进十加 破五进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进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进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 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进一 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 九上四去五进一
减法口诀
减数 不退位减 退位减
直减 破五减 退位减 退十补五减*
一 一去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还九
二 二去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还八
三 三去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还七
四 四去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还六
五 五去五 五退一还五
六 六去六 六退一还四 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 七去七 七退一还三 七退一还五去二
八 八去八 八退一还二 八退一还五去三
九 九去九 九退一还一 九退一还五去四
乘法口诀
就是九九歌
除法口诀
珠算
可以是“九九歌”,同时结合减法计算。
别有源自筹算的“九归诀”如下:
二一添作五,逢二进一;
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进一;
四一二十二,四二添作五,四三七十二,逢四进一;
五一添作二,五二添作四,五三添作六,五四添作八,逢五进一。
六一下加四,六二三十二,六三添作五,六四六十四,六五八十二,逢六进一;
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十二,七四五十五,七五七十一,七六八十四,逢七进一;
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四添作五,八六七十四,八五六十二,八七八十六,逢八进一;
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逢九进一。
撞归口诀
• 撞一:见一无除作九一;
• 撞二:见二无除作九二;
• 撞三:见三无除作九三;
• 撞四:见四无除作九四;
• 撞五:见五无除作九五;
• 撞六:见六无除作九六;
• 撞七:见七无除作九七;
• 撞八:见八无除作九八;
• 撞九:见九无除作九九;
象征;算盘常用来象征精打细算,毫厘不差,象征神明计算世人的功过也定然清晰分明。在北京东岳庙速报司中,挂有两座大算盘,长6尺、高2尺,共29档、203枚算盘珠。这座算盘表示神灵给下界的人们计算功过不差毫厘。
在台湾,多数城隍庙悬挂大算盘,象征神明计算人类的善恶,分毫无差,以教化人心。
常见趣味练习;1.三盘清
• 以123456789开始,见几加几(相当于原数乘两倍),共操作三次,得987654312,再加9,最后得987654321。
2.九盘清
• 以123456789开始,反复加123456789。加到第八次,得1111111101;再加一次,得1234567890。
3.凤凰单展翅
• 以7715625开始,见几加几,最后得123450000,形似一只凤凰展开一只翅膀。
4.凤凰双展翅
• 以77158950625开始,见几加几,最后得1234543210000,形似一只展开双翅的凤凰。
5.孤雁出群
• 9999和9999相乘,得99980001。
各国的计算工具;有些文明古国也出现过类似于算盘的计算工具。
中国算盘
中国算盘的雏型是汉代的筹算。
华式算盘
传统华夏使用之算盘的特点是设有横梁,采用上一珠、下四珠的形式,上一珠当五,下一珠当一,“随手拨珠,便成答数”,“珠动则数出”,可表现十进制数,故算盘设计为一四珠算盘。
明式算盘
明代之算盘开始出现采用上一珠、下五珠的形式,上一珠当五,下一珠当一,“随手拨珠,便成答数”,“珠动则数出”,可表现十二进制或以下任何数进制,故算盘设计为一五珠算盘。
清式算盘
清代开始出现的算盘款式,采用上二珠、下五珠的形式,上一珠当五,下一珠当一,“随手拨珠,便成答数”,“珠动则数出”,可表现十八进制或以下任何数进制,而因为当时的计算方式是一斤十六两,也就是代表十六进制,故算盘设计为二五珠算盘。
日本式算盘
初时日本式算盘
日本算盘是在江户时代(约1600-1868),从中国传入的明式算盘,形态与中国算盘相似,当时二五珠算盘和一五珠算盘都被广泛的使用着,一四珠算盘在江户时代也有被使用的纪录。现代日本算盘均为一四珠算盘;普遍使用商除法而不用归除法;同时为了使乘除位数一致改用隔位乘。日本曾有梁上三珠的35位算盘(称为“天三算盘”),现为山形市山寺村的伊泽荣次收藏。
新型日本式算盘
用铝和塑胶制造上档一珠下档四珠,另有“清盘”按钮,按下清盘按钮,立时将上档珠子拨至上位,将下档珠子拨往下位,即刻清盘,便于使用。
罗马式算盘;古罗马曾出现过一种带槽的金属算盘,槽中放着石子,上下移动石子进行计算。当时罗马人不用十进制,也没有数位的概念,不过设有二分位珠、三分位珠及四分位珠,可表现介乎十二分之一至十一之分数,然而罗马算盘运算笨拙,最终未能流行。古罗马人博伊斯的《几何学》中亦记载了一种罗马算盘的构造及用法,这种算盘不用石子做算盘子,用的是标有数字的状似锥体的圆台做算子,将算子放入算盘不同的档中进行计算。
俄罗斯式算盘;俄罗斯式算盘单纯采用十进制,与中国算盘相比,没有中间的横梁,每档有十颗算珠,每个算珠表示一个单位。俄罗斯算盘拨珠速度没有中国算盘快,计算速度较慢,实用差,所以在俄国,俄罗斯式算盘常用作儿童算术启蒙教育的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