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羌年
羌年是什么意思

词条:『羌年』  
拼音:qiāng nián

以上是羌年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羌年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羌年

 拼音:qiāng nián 

词条内容:羌年为羌族传统节日又称小年,为每年农历十月一日。羌语称“日美吉”,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也是羌民族一年一度庆丰收、话团圆的民族传统盛会。其内涵与汉区之春节,藏区之藏历年等民族节日相近。羌人由“逐水草而居”,到“依山居之,垒石为室”,即由游牧民族过渡到农耕民族后,按照古羌太阳十月历和羌族“释比”的铁板算,推算出羌历九月初一(即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历年。
简介;羌年(羌历新年)为羌族传统节日又称小年,为每年农历十月一日。羌历年亦称羌年节,羌语称“日美吉”,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也是羌民族一年一度庆丰收、话团圆的民族传统盛会。其内涵与汉区之春节,藏区之藏历年等民族节日相近。
“羌年”于200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迁徙活动日益频繁、年轻人对羌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断减弱,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庆祝羌历新年的人越来越少;2008年汶川大地震摧毁了许多羌族村庄,羌族人民聚集区遭到严重破坏,羌历农历新年也因此陷入岌岌可危的状态。
l987年农历十月初一,省民委在成都举行了庆祝羌年大会。自次以后,羌族地区就统一以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年”,开展庆祝活动。l988年茂县、汶川、理县、北川4县政 府联合举办了为期4年的“日麦节"(羌历年)活动,同年,该活动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确定为羌族同胞的法定节日。
自此,羌族传统节日“日麦节"(羌历年)方得到了有 效保护。十几年来北川的羌历年庆祝活动从未间断。和过去不同的是,庆祝活动不仅以村寨为单位,还以乡镇组织,在县城举行的全县庆“羌年”活动尤为隆重。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现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坝州境内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松潘部分地区。羌族最重要的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
庆典;羌年节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
节日在茂县一带,过羌年有特殊规定: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过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牛王会羌族传统节日。节期一天。此日,要让耕牛休息,喂以面馍和麦草。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馍馍挂在牛角上,然后放其出圈自由活动。主人到牛王庙焚香烧纸,并宰羊一只、鸡一只,祈求牛王爷保佑耕牛平安不遭瘟疫。家人团聚,各户都用面粉做成各种形状的鸡、羊、牛等祭品,用以祭祖,然后把羊肉分给各家各户。再邀请亲友邻里到家,饮自酿的“砸酒”,边饮边歌。还跳“锅庄舞”、“兰寿舞”、“皮鼓舞”和举行“推杆”比赛。
梵净山麓;羌年农历的十月初一,羌族村寨、江口县漆树坪的羌族群众迎来了他们隆重的节日——过羌年,当天全寨家家户户贴对联、杀猪宰羊,载歌载舞喜迎新年。
地处梵净山东面的江口县桃映乡漆树坪羌寨在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整个羌寨有280多人,是我省唯一的羌族群众聚居村寨,至今仍保留着本民族的风情习俗。
萝卜寨;羌年走进羌家过羌年--萝卜寨羌年庆十一月十日,农历十月初一,萝卜寨村民按传统习俗,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祭山还愿活动,祭山活动在悠扬的唢呐声中开始。寨中老释比王明杰带领寨中的年长者和村民吹着唢呐抬着祭祀的山羊从寨内出发,围着寨子行走一圈,然后到达寨后的林盘山前,围着神树带领众人边跳羊皮鼓舞 边诵唱释比唱经,祭祀山神、树神、寨神等,表达他们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和对五谷丰登的达谢,也表达他们对来年风调雨顺和平安吉祥的祈盼。
夜晚时,村民聚在篝火旁,烤羊、唱山歌、跳莎朗、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尽情地喝酒对歌。
来源;“羌年”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羌族原始宗教的上坛经典《木姐珠》上说,天神木比塔的幺女儿木姐珠,执意下凡与羌族青年斗安珠结婚。临行时,父母给了树种、粮食和牲畜 作陪嫁。木姐珠来到凡间以后,很快繁衍了人类,所种的树木骤然成林,粮食丰收,牲畜成群。木姐珠不忘父母的恩泽,便在秋收以后把丰收的粮食和肥壮的牲畜摆在原野上,向 上天祝寿。从此以后,“羌年”就成为羌民喜庆丰收、感谢上天的日子。
历史记载;历史上有“东夷、北狄、南蛮、西羌”的说法。甚至《史记•六国年表》称“禹兴于西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亦云:“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意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到胁而产高密。 家于西羌,地曰石纽,在蜀西川也。”
“禹生西羌”的说法从一些古代典籍和民间传说中都能得到广泛的证实。近人章太炎先生对禹生石纽、“羌”与“姜”都作过研究,“知羌亦姜姓”。
《国语•晋语》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姓出于西羌,非西羌出于姜姓”。顾颉刚先生在《禹与四川之关系》一文说:“夏民族发源于西北,发祥于黄河和岷江上游之地,故黄河及岷江上游多夏族之遗迹。”
羌年;许慎《说文•羊部》 释羌:“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古羌人以牧羊为生,羊成为羌人最早的图腾崇拜。但正因为这种崇拜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自然而然淡忘了另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
“牛”虽然无法从文字学角度像“羌”那样与古羌人扯上联系,但一个重要的民间风俗则从侧面高诉我们,“牛”很早以前就被羌人驯养,并且成为农耕文明在古羌出现的重要标志。羌族祖先每逢农历十月初一过年节时,要祭祀图腾、祭祀祖先,其中包括祭祀牛王的内容。所以,年节又称牛王节(牛王菩萨的生日)。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拿几升面喂牛,用青稞面做成馍馍穿成串挂在牛角上,还要给牛挂红,用猪油或酥油把牛角擦亮,然后赶上山,任其自由自在玩耍。可见,古羌人在尊重牛、崇拜牛这个问题上一点也不比羊差。 
文化研究;羌年羌人由“逐水草而居”,到“依山居之,垒石为室”,即由游牧民族过渡到农耕民族后,按照古羌太阳十月历和羌族“释比”的铁板算,推算出羌历九月初一(即农历十月初—)为羌历年,并以这—天作为本民族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
从春种到秋收,辛劳了一年的农人进人了农闲季节,辛苦了一年的耕牛也由此而获得了短暂的自由,被放上了山。粮食进了仓,猪羊进了圈,这自然是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事情,外出务工的人也纷纷赶回了家,因而人们开始载歌载舞,欢庆丰收。
由于羌人实行灵物崇拜,多神信仰,因而进人农业社会后的羌人,不仅把命运和土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还把希望寄托于上天,希望天神保佑羌人,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吉祥安康,因而每年羌历年期间,均要举行“祭天还愿”仪式。与此同时,羌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同耕牛结下了特殊的感情,羌人认为,粮食的丰收同样离不开牛
羌年;王爷的帮助,故在一些地区至今仍保留着“牛王会”习俗。
从严格意义上讲,“祭山会”是表达羌人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行为(民间称为“许愿”),而羌历年则是表达羌人美好情感的一种答谢方式(民间称为“还愿”)。因而,祭山会属“春祷”,羌历年属“秋酬”。同属农事活动,其间不仅折射出羌族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芒,也集中展示出羌族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
歌舞;羌年羌族族过羌年要过到家农历的十月初十,有时候的话现在去还可以感受得到,这段时候羌民家都开始杀猪了,可以去吃血馍馍。
羌族最重要的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节日期间停止劳动、出门。聚集家中,用面粉做成各种形状的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以祭祀祖先和天神。有的地方还由端公跳神至神树林,杀羊撒血在祭坛前敬神,羊肉分给各家带回,再合家并请亲友饮自制的咂酒,唱酒歌、跳锅庄舞,共庆丰收。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大都会唱本民族的民歌,不论是在劳动生产、婚丧嫁娶,都要唱歌跳舞。而节日则是唱跳的最好时机。因此,逢年过节,羌民都要尽情歌舞。酒歌是年节时“咂酒”对唱的一种传统的歌唱形式。唱时主客并排而坐,轮流对唱,节奏缓慢而旋律优美,声音高吭,拖腔婉转,具有典雅朴素的优美风格。歌词长,多表达 吉祥,视贺与酬谢谢意或叙述家史与追忆祖先业绩。节日的歌唱常常伴以舞蹈。形式有“跳锅庄”,“跳盔甲”、“皮鼓舞”等,而以“跳锅庄”最为流行。舞蹈时,一唱一落,男女互相变换位置,造成节日热烈 欢乐的气氛。约半分钟后,一阕才终二阕又起。
参加的男女多至数十人,并伴以唱咂酒,往往歌舞达旦。歌舞时伴奏的乐器主要是羌笛。这是一种古老的六声阶的双管竖笛。此外是小锣、手铃、唢呐、羊皮鼓、胡琴、口弦等乐器。这些乐器能吹、奏、弹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乐调,使节日的人们异常欢乐。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顶部
©2009-2019 中华隆取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