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盐碱土
盐碱土是什么意思

词条:『盐碱土』  
拼音:yán jiǎn tǔ

以上是盐碱土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盐碱土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盐碱土

 拼音:yán jiǎn tǔ 

词条内容:盐碱土是民间对盐土和碱土的统称。土壤中含盐量在0.1%-0.2%以上,或者土壤胶体吸附一定数量的交换性钠,碱化度在15%-20%以上,有害于作物正常生长的属盐碱土类型,或称盐渍土。
简介;盐碱土盐碱土是指土壤含有可溶盐类,而且盐分浓度较高,对植物生长直接造成抑制作用或危害的土壤。从广义上讲盐碱土包括盐土、盐化土和碱土、碱化土。但盐化土、碱化土仅处于盐碱化的初级阶段,在不同的土类如潮土、草甸土等类属于其相应的亚类,故不包括在盐碱土纲中。
盐碱是被分为盐土和碱土两各亚纲,其中盐土又被分为盐土、漠境盐土、酸性硫酸盐土、寒原盐土和滨海盐土等土类。盐碱土一般又称为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
分布情况;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滨海地区也有分布。全世界盐碱土面积计约897.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占干旱区总面积的39%。
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沿海包括台湾省、海南省等岛屿沿岸的滨海地区也有分布。
形成原因;盐碱土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气候条件  ;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东北、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早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地理条件;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河流和海水的影响
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
成土过程;盐碱土盐碱土的主要成土过程是盐化过程和碱化过程。当土壤中的中性盐大量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在毛管作用下,盐分随水上省到地表,但表层土壤中的盐分达到一定含量后,使植物无法生长,主要的盐分是氯化物和硫酸盐,土壤pH为中性,称为盐土。
碱土是在碱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在碱性水溶液的作用下,产生的钠盐,使土壤胶体发生钠—钙交换,但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达到一定比例时,土壤的pH值大于9.0,使土壤呈强碱性,土壤物理性质变坏,植物无法生长,就形成碱土。
危害;中国是盐碱土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全国有各种盐渍化土壤14.87亿亩,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壤约5.54亿亩,残余盐渍化土壤6.73亿亩,潜在盐渍化土壤2.6亿亩左右。大面积的内陆盐渍土成为低湿劣地,植被稀少,耕地的盐渍土和次生盐渍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经常是遍地白茫茫,十年有九荒。
改良和利用;盐碱土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改良措施如下:  
1、排水。许多盐碱土地下水位高,应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传统上采用修建明渠,目前有些地区采用竖井排水、暗管排水等技术。 
2、灌溉洗盐。盐分一般都积累在表层土壤,通过灌溉将盐分淋洗到底层土壤,再从排水沟排出。 
3、放淤改良。黄河水含泥沙较多,通过放淤既可以形成新的淡土层,又冲洗了表层土壤中的盐分。 
4、种植水稻。水源充足的地区,可采用先泡田洗碱,再种植水稻,并适时换水,淋洗盐分。在水源不充足的地区,可通过水旱轮作,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
5、培肥改良。土壤含盐量降到一定程度时,应种植耐盐植物,培肥地力。 
6、平整土地。地面不平是形成盐斑的重要原因。平整土地有利于消灭盐碱斑,还有利于提高灌溉的质量,提高洗盐的效果。 
7、化学改良。一般通过施用氯化钙、石膏和石灰石等含钙的物质,一来代换胶体上吸附的钠离子,二来使土壤颗粒团聚起来,改善土壤结构。也可施用硫磺、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铝、石灰硫碘、腐殖酸、糠醛碴等酸性物质,中和土壤酸性。
科学家证实盐碱土能吸收二氧化碳;中科院2013年11月26日宣布,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证实:荒漠盐碱土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发现它们的“最终归宿”是干旱地区地下咸水层。这不仅为困惑了科学家20多年的“消失的碳排放”谜题给出了答案,也为中国碳排放国际谈判提供了新依据。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顶部
©2009-2019 中华隆取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