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是什么意思
词条:『梵蒂冈』 |
以上是梵蒂冈的词条读音等信息,下面是梵蒂冈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梵蒂冈
梵蒂冈
拼音:fàn dì gāng
词条内容:梵蒂冈城国(The Vatican City State),简称梵蒂冈,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欧洲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呈三角形的高地上。它地处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墙为国界。简言之,城,是梵蒂冈的首都,亦即国家,故曰“城国”。面积0.44平方公里,国中宫院、教堂、图书馆邮局、电台、火车站、飞机场等设施一应俱全。人口830人,另有3000名雇员。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首都梵蒂冈城。1929年6月7日,意大利承认梵蒂冈独立。
历史;梵蒂冈梵蒂冈,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早在西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稣门徒圣伯多禄(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示纪念;到了15至16世纪,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禄大殿,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公元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宗(教会史上称为“丕平献土”),后来就以此成立了半世俗政体型态的“教宗国”,范围广及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兴起,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使圣座于意大利的领土愈来愈少,半岛北方的萨丁尼亚王国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者之后,更主导成立了意大利王国。身为教宗国首府的罗马城面临统一在即,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身为“教会的保护者”的名义出兵保护罗马城。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得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得以顺利开进罗马城,意大利的统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新的意大利王国,甚至不准信徒参与意大利王国的公职。
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掌握意大利政权后与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圣座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其领土位于梵蒂冈城,称为梵蒂冈城国,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此条约正式解决了圣座与意大利政府间多年的困扰。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称“意大利的法律过于繁杂,而且欠缺稳定、时常和天主教教义相违背”,正式废除拉特兰条约,不再自动采纳意大利议会通过的法律。
地理;环境气候
地处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部台伯河西岸的高地上,以梵蒂冈城墙为国界标志,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平均气温1月7℃,7月24℃。
城市结构
在梵蒂冈城大部分领土被城墙所环绕的同时,大教堂的四周还是对外开放(尽管穿过开放区的城市界限是沿着地面的)。整体的空间组织包括建筑物、广场和花园的长角度透视以及规则布局
梵蒂冈
该小小的城市中,到处都是宗教和城市纪念物,包括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杰作。其中带有历史象征的两座,尤为突出。自教皇从亚威农回来之后,作为教皇居住地的梵蒂冈宫殿由教皇尼古拉斯五世(1447-1455)按照其防御特征进行了完善。教皇朱利斯二世(1503-1513)发起在康斯坦丁所建的大教堂地址上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
作为发展了数个世纪的连续的艺术创造,梵蒂冈结合了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创造(佛拉昂哥里科,拉斐尔及其学生,博提且利,米开朗基罗)它是具有立体空间感的独特杰作。梵蒂冈通过其建筑、绘画、雕塑以及博物馆的古品对16世纪以来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潜在的影响。"梵蒂冈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理想和典范的辉煌创造""梵蒂冈与基督教的历史有着直接的和根本的联系。一千多年以来,人类在这具有特权的地区积累了共同的纪念和公认天才的财富。
人口;梵蒂冈城内大约有1490(2009.1/1)名常住居民。梵蒂冈的公民大部分是神职人员,包括了主教、神父、修女,以及著名的瑞士卫队(一支教皇的志愿禁卫队)。还有大约3,000名世俗工人,他们是梵蒂冈的主要劳动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冈城内。
梵蒂冈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一种源自罗马但已经快绝迹的语言。在大多数的交谈、出版物或广播中,主要使用的是意大利语以及其他一些语言。
政治;教宗梵蒂冈是一个宗教领袖制国家,梵蒂冈的元首——即教宗,由80岁以下的枢机在西斯廷礼拜堂内举行的教宗选举上选举产生的,任期可达终身。
外交关系
梵蒂冈;梵蒂冈同161个国家和地区有正式外交关系,在联合国设常驻观察员。
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有“圣使”、“代理圣使”和“相当宗教代表”。“圣使”相当于大使,“代理圣使”相当于公使,“宗教代表”则仅仅是教皇的宗教代表,在法律上不执行外交职权。梵蒂冈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派有常驻观察员。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罗马派有驻梵蒂冈的使节。通过他们控制驻在国天主教教士的活动,并参加国际政治、经济活动
与中国关系:梵蒂冈与中国无外交关系。
圣座外交
圣座(英语:Holy See),是国际场合暨外交场合中主权实体的名称,也是教宗及其顾问们在向下属的全球各地的天主教会发出指令时所使用的正式名称。作为全球天主教会的“中央”,圣座享有主权国家一样的地位,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签订国际性条约或加入国际组织。教宗授权主教委员会负责管理梵蒂冈的日常事务。梵蒂冈的法律体系是基于教会法,当天主教法典不适用时,则使用罗马市的法律。
圣座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向其他主权国家派出外交使节(例如教廷公使、教廷大使等),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国家派出的外交使节。但是由于国家面积太小,别国派往梵蒂冈的外交使节一般都在罗马市设大使馆。这样造成的一个有趣结果是,意大利驻圣座大使馆是设在意大利自己国境内。圣座同174个国家和地区有正式外交关系,在联合国设常驻观察员。对外的基本政策,是宗教的、人道的,而非政治的,也无关经贸、军事 。教廷主张与世界各国广建邦交,藉以提高本身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以达到保障各国境内天主教徒的宗教自由权。是故,其外交基本方针是不与任何邦交国断绝关系。
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圣座是中华民国在欧洲唯一的邦交国。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成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教廷召回驻中华民国大使葛锡迪主教,改派公使衔代办驻台。1985年7月复改派参事衔代办驻台迄今,仅派出参事衔代办的等级。台湾前驻教廷大使吴祖禹的形容,台梵两边的关系犹如风中的蜘蛛网,随时都有遭吹断的可能。自若望保禄二世在1980年代末期大力推行的“东进政策”,教廷趁东欧和前苏联瓦解,共产主义式微之际,全力改善和东欧及共产国家的关系,可以得知,教廷在宣教的立场上,不但不会放弃任何时机,而且有一定的策略。基于宗教立场,信众人口众多的中国大陆,自然是教廷当局极力往来的目标。
在上段提到,教廷的外交方针是不与任何邦交国断绝关系(维持国家承认)。不过,对教廷而言,目前对于台湾的外交承认,是认定在台湾的政府为中国的代表。一旦与中国大陆政府完成建交协议,“随时”可将驻台湾的大使馆迁往北京。换言之,一旦教廷,与台湾断交,那不过是将大使馆由台北迁至北京,并非意味教廷撤销对“中国”的国家承认。如何妥善处理对两岸之间的关系,一直考验著教廷当局。
美驻梵蒂冈大使馆搬迁离境
美国政府为节省开支,于2013年11月27日将其驻梵蒂冈使馆迁至意大利,与美驻意大利使馆合并办公。美国国务院预计,“搬家”后每年将节省140万美元。然而,搬迁计划被美国国内一些人批评有冒犯梵蒂冈与天主教之嫌。
针对不断涌现的不满声音,美国国务院官员强调这是为了满足使馆安全的需要,梵蒂冈发言人也表示,美驻梵使馆新址“完全在梵蒂冈对使馆的要求范围之内,美梵关系远不会出现紧张局面
罗马教廷;圣座虽有国家型态,但其存在乃建立于全世界教民之信仰基础上,故其政治制度不同于一般国家。其中枢组织罗马教廷包括:
国务院:综理教廷行政,并掌理教宗之枢密事务,首长为国务卿。现任国务卿Giovanni Lajolo为意大利籍。
国务院下设:一般事务组(掌内政)、外交事务组(掌外交),及九个圣部(Sacred Congregations):信理部、东方教会部、礼仪及圣事部、册封圣人部、主教部、万民福音部、圣职部、修会部及教育部。
宗教法院(Tribunals):圣赦院、最高法院及圣轮法院。
十一个宗座委员会(Pontifical Councils):平信徒委员会、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家庭委员会、正义暨和平委员会、一心委员会、移民暨观光委员会、医疗牧灵委员会、法典条文解释委员会、宗教协谈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及大众传播委员会(以上各机关首长多由枢机担任,任期五年)。
另有事务机关:宗座财务局、教廷财产管理局、教廷经济事务局、教廷内务管理处、教宗礼仪处及分别掌理特定事务之委员会。此外,教宗为治理梵蒂冈城邦,另设有“梵蒂冈城国管理委员会”(Pontifical Commission for the State of Vatican City)。
经济;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有驰名世界、“价与天齐”收藏丰富的梵蒂冈博物馆,教皇官邸拉特兰宫,绿草如茵的后花园,有自己的货币。1980年财政的公开收入,旅游、邮票收入200亿里拉,占总收入3%;不动产的收入110亿里拉,占2%;特别财产的利息收入600亿里拉,占9%;宗教事业银行利上交2700亿里拉,占40%,向教皇赠送的贡款900亿里拉,占13%;教施舍款2250亿里拉,占33%。梵蒂冈的货币与意大利的里拉通用。
梵蒂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梵蒂冈还是一个大的国际金融托拉斯。它在意大利和许多国家巨额的投资和大量的房地产,有“国际金融帝国”之称。据西方报刊估计,梵蒂冈在北美和西欧国家的投资历高达几百亿美元,它的黄金和外储备超过100亿美元。美国的摩根财团是梵蒂冈资产的最大代理人。梵蒂冈的财产状况素不公布,银行业务极端保密。它有三个经济组织:一是梵蒂冈银行,又称宗教事务银行,主要负责梵蒂冈的金融事务,直接对教皇负责,并接受红衣主教都督委员监督。该行成立于1942年,净资产约30-40亿美元,与世界上200多家银行有业务往来。二是梵蒂冈城国的教皇委员会,负责经营梵蒂冈电台、铁路、邮政电讯和其他机构。三是罗马教皇资产管理处,下分一般部门和特别部门。一般部门主要掌管在意大利的动产和不动产,净资产近20亿美元。据估计,梵蒂冈在意大利拥有40多万公顷土地。梵蒂冈资本渗透到意大利银行信贷系统,以及电气、化学、冶金、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特别部门具有投资公司的性质,它在北美和欧洲许多国家拥有股票、债券和不动产约有6亿美元。
按他们的商务礼俗,容易为他们爽快的作风所昧而疏于防范,可是,他们是绝对不马虎的。当地人在饮食上,对面食的吃法挺讲究,拜会一定事先预约。宜穿三件式的西装。时间十分宝贵,约会最宜订在一大早或午餐后一两个小时内。对人热情友善,重视礼貌,表现客气。
梵蒂冈的艺术杰作,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广场、圣彼得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和西斯廷小教堂。
梵蒂冈实质上是坐落在意大利境内的“国中之国”,和其他所有国家不同的是,这个国家境内没有田野,没有农业,没有工业,没有矿产资源。国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譬如自来水、电力、食品、燃料、煤气等统统由意大利供给。梵蒂冈建有火车站,通过862米长的铁路联结罗马城内。这个国家没有工农业生产,也没有军队,仅有一支人员寥寥无几的警卫在负责国家的安全工作和保卫教皇的安全及参加宗教仪式。
文化;梵蒂冈教皇近卫军
梵蒂冈城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文化瑰宝,城内的建筑如圣伯多禄大殿、西斯廷礼拜堂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筑作品,包含了波提切利、贝尔尼尼、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人的作品。梵蒂冈也拥有一个馆藏丰富的图书馆,以及一个博物馆,专门收藏具有历史、科学与文化价值的艺术品。
梵蒂冈的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遇周日,圣伯多禄广场天主教徒聚集,中午12点,随着教堂钟声响起,教宗在圣伯多禄大教堂楼顶正中窗口出现,向教徒们发表演说,梵蒂冈的瑞士卫队每年5月6日在圣达马索院内举行宣誓仪式,诵念5个多世纪来一直不变的誓词,祈求上帝保佑自己圆满完成任务,效忠教宗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
值得留意的是,游客不得穿着背心、短裙、热裤、短裤或凉鞋进入梵蒂冈城参观。[2]
新闻媒体
梵蒂冈有自己国家的邮政、电讯系统,设有国际信息通讯社和梵蒂冈广播电台。广播电台建成于1957年,它的电台每天24小时以36种语言向全世界各地广播。梵蒂冈有自己的报纸《罗马观察家报》、杂志《教廷文汇》月刊,每年还出版《教廷年鉴》。它是世界上唯一的讲拉丁语的国家。[2]
宗教习俗
梵蒂冈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教皇是国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领袖。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于一身。梵蒂冈的国徽集中说明了教皇在城国的地位。国徽的图案是:两把交叉着的天国钥匙,托着教皇登基时的帽子。这种称作“三重冠”的帽子,有上中下三层,象征着教皇拥有的神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关于“神权”,当时在西方是封建专制的灵魂,和东方的“皇帝”起一样的作用。
在梵蒂冈,一切权力集中于教皇,迷信教皇,把他奉若神明,也要迷信神职人员。教皇任职是终身的,但不能世袭。教皇死后,有红衣主教团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选票选出新教皇。届时,各国红衣主教都奔赴梵蒂冈,聚集在西斯廷小教堂,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进行选举。如264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是1978年10月16日当选的。他原是波兰人,原名卡罗尔·沃依蒂瓦,他是四个半世纪以来第一个非意大利人教皇,登基后不久,他便为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平反昭雪,指出17世纪30年代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不公正”。
交通梵蒂冈最近的机场是意大利罗马的费米奇诺(Fiumicino)国际机场。
从罗马火车站(Roma termini)可乘公共汽车40号或64号,或乘罗马地铁的A线(Linea A)往方向到达Ottaviano站沿Via Ottaviano走约10分钟可达梵蒂冈。[1]
军事;梵蒂冈的国防力量称为瑞士卫队,瑞士卫队人数约为150人,负责保护宗座。[1]
旅游;景点介绍梵蒂冈圣彼得广场
梵蒂冈城内不对外开放,对游客开放参观的仅是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博物馆。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彼得是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也是耶稣最亲密和忠诚的门徒。据说圣彼得就埋在这座教堂内,1940年梵蒂冈的发掘者声称,他们在圣坛下发现了彼德的遗骨。罗马天主教把彼得确认为罗马第一任大主教。在彼得大教堂内有圣彼德的铜制雕像,据传人们触摸他的右脚能得到神的保佑和好运。所以现在它的右脚已被磨损得明显小于左脚。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最大的教堂和世界最大园顶建筑物。它始建于四世纪康士坦丁大帝时代,当时教堂比较小。为巩固天主教和教皇的地位,教皇尼古拉五世于1450年命令在原址修建更大的教堂,经历100多年时间到1626年才完工。占地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米,约可容纳一万余人。
圣彼得大教堂的外形是一座典型十字架建筑,前后长两侧短,整座教堂宽18.7米、长133米,圆顶的十字塔尖距地面133米。教堂内部有大理石、镀金等装饰的墙壁与天花板,满眼金碧辉煌,教堂内还有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尔尼尼等大艺术家的壁画和雕塑,走进大教堂深感它的神圣、庄严和辉煌。
大教堂的前广场和柱廊是贝尔尼尼于1656年所设计。广场呈椭圆形,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广场中间是高耸的方尖塔。每逢重大节日,教皇就在这里举行弥撒。广场两侧建有成弧形的巨大柱廊,两边的柱廊犹如教皇伸出的一双手臂,将参加弥撒的信徒拥入自己的怀抱。柱廊共有284根巨大的石柱,每排有四根,各排巨柱分别在同一圆心的不同半径上。每根柱子上端装饰有雕像。
梵蒂冈博物馆(Musei Vaticani):原是教皇宫的一部份。从尼古拉斯五世开始扩建,历经几代教皇,形成目前这样一座庞大的建筑群。现在除了少部份仍旧用作教皇的起居室和机关办公外,其余部份辟为博物馆。从教皇尤利乌斯二世
style="font-family: Arial">(Julius II ,1503-1513) 开始,后经历代教皇广为收集,丰富的古代艺术藏品,使梵蒂冈宫成为拥有世界上众多艺术瑰宝的博物馆。
博物馆藏有从远古到文艺复兴时期十万余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
西斯廷礼拜堂(Cappella Sistina) 建于1477-1480年,是教皇的公用礼拜堂,是推选新教皇的地方。米开朗奇罗为礼拜堂绘制了两幅旷世奇作。一幅是1512年完成的天顶画
,描绘圣经《创世纪》的情节。另外一幅是米开朗奇罗60多岁的高龄,用七年创作的壁画。《最后的审判》。
拉斐尔画室(Stanze di Raffaello) 原为教皇宫一部份,1508年年仅25岁的拉斐尔,受命装饰教皇签署诏令的签署厅。画家在天顶上绘制了代表神学、哲学、法学和诗学的四位女神,并在每位女神的下方创作了相应的大型壁画,《圣礼的争辩》,《雅典学派》,《三大德性》,《帕尔纳索斯山》。[4]
购物
游客可以沿着梵蒂冈旁边的里索鲁纪门特广场到波坡罗广场林荫道上的购物大街边散步边购物,宽阔的大街上从高档时装到平民老百姓的商店都有。
饮食
圣彼德大教堂侧的邮政购纪念邮票、圣物、银饰。
梵蒂冈实质上是坐落在意大利境内的“国中之国”,和其他所有国家不同的是,这个国家境内没有田野,没有农业,没有工业,没有矿产资源。国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譬如自来水、电力、食品、燃料、煤气等统统由意大利供给。所以在饮食方面与意大利无大区别。
当地人在饮食上,对面食的吃法挺讲究,拜会一定事先约。
梵蒂冈博物馆门口对面有一间店,可以在此就餐,可以买到pizza和咖啡等食品,附近路边也有一些小卖部可以买到新鲜的水果。
大多的游人来梵蒂冈城是为了观赏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在饮食方面游人更喜欢回到罗马市内,因为在罗马有更多的选择。